[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光纤稳定拉伸防止暗伤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24960.5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潘梦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允晨商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5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制造 光纤 稳定 拉伸 防止 暗伤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光纤拉伸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光纤稳定拉伸防止暗伤组件,包括提醒机构,所述提醒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动力轴,动力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块,主动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从动块,从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联动板,联动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该基于智能制造的光纤稳定拉伸防止暗伤组件,通过联动杆的运动,使从动环外侧的齿牙带动主动齿轮运动,从而使交叉机构上的搅动推板,在介质仓内部运动,使介质液通过介质仓传递给集液仓,当超速时,集液仓内部的介质液体积大于其他时间的集液仓内部的介质液体积,从而通过检测介质液体积的峰值,使光纤拉伸的速度被检测,从而减少裂纹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拉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光纤稳定拉伸防止暗伤组件。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光纤的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而光纤设备顾名思义,一切以光纤为应用对象的设备,称作光纤设备,光纤设备一般包括:光纤配线箱、光纤连接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放大器、光纤传感器等。
公开号为CN108790131A,公开日为2018年11月13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光纤拉伸设备所述光纤拉伸设备包括往复驱动机构、推动齿条、挤压钢条与传动齿轮,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光纤拉伸设备能够较为方便地改变光纤的端部厚度,但是该发明并未对拉伸轴的拉伸收卷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在拉伸过程中因为电流谐波的出现,导致拉伸轴的转速增大,使光纤拉伸过度,从而导致光纤内部发生断裂纹,进而光纤的传输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光纤稳定拉伸防止暗伤组件,具有转速检测度高和光纤裂纹少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光纤稳定拉伸防止暗伤组件,具备转速检测度高和光纤裂纹少的优点,解决了转速检测度低和光纤裂纹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光纤稳定拉伸防止暗伤组件,包括提醒机构,所述提醒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动力轴,动力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块,主动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从动块,从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联动板,联动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仓,联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步盘,同步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环,动力环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环,从动环的顶部啮合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交叉机构,交叉机构中部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弧形导轨,交叉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动推板,搅动推板的外侧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的顶部设有有介质仓。
优选的,所述主动块的数目为六个,且六个主动块通过螺栓和动力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块和从动块的形状相似,且主动块和从动块在动力轴的外侧镜像对称。
优选的,所述转杆通过弹簧和联动杆活动连接,联动杆均匀分布在动力环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介质仓的内部设有介质液,且介质仓的外侧开设有开口,且介质仓通过开口和集液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介质仓的顶部设有集液仓,集液仓的内侧设有负极板,集液仓的外侧设有正极板。
优选的,所述集液仓的数目和隔离块的数目一致,且每两个集液仓之间均设有隔离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光纤稳定拉伸防止暗伤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允晨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允晨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离子液体体系中金属离子的脱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