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襟的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24341.6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尚服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4;D03D13/00;D03D15/283;D03D15/56;C09J175/04;C08G18/71;C08G18/32;C08G18/34;C08G18/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襟 加工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底襟的加工工艺,涉及底襟主体,所述底襟主体包括中间层和粘接在中间层两侧的加固层,中间层由经线、纬线纺织而成,经线采用细度为15D‑20D的锦纶,经密为1000‑1005,纬线采用氨纶,纬密为950‑955;氨纶的细度范围为20D‑30D;所述底襟主体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上述细度的锦纶、氨纶,并且按照上述经密、纬密纺织出中间层;S2、采用热熔机将加固层热熔之后均匀地涂布于中间层的上下表面,形成加固层,加固层热熔于中间层表面并与中间层初步粘合;S3、用热风机吹出热空气,使加固层进一步与中间层粘合制得底襟主体。本申请具有防止拉链夹住底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衣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襟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各项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拉链作为衣服左右前襟的连接件应用非常普遍,拉链在分解状态下为左右两半拉链,分别与左右前襟缝合。由于衣服衬里一般采用轻薄滑顺的布料制作,且较衣服外表面更加宽松,有较多冗余,穿过这种衣服的人大多遇到过衣服衬里被绞进拉链,致使拉链被卡住,既拉不上也打不开的尴尬局面。现有的衣服在拉链与衬里之间设置几公分宽的底襟(也称过面或贴边)作为过渡,可以减少衬里被绞入拉链的几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一般服装底襟面料偏软,拉链拉合过程中依旧不可避免的容易夹住底襟,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拉链夹住底襟,本申请提供一种底襟的加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底襟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底襟的加工工艺,涉及底襟主体,所述底襟主体包括中间层和粘接在中间层两侧的加固层,中间层由经线、纬线纺织而成,经线采用细度为15D-20D的锦纶,经密为1000-1005,纬线采用氨纶,纬密为950-955;氨纶的细度范围为20D-30D;所述底襟主体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上述细度的锦纶、氨纶,并且按照上述经密、纬密纺织出中间层;
S2、采用热熔机将加固层热熔之后均匀地涂布于中间层的上下表面,形成加固层,加固层热熔于中间层表面并与中间层初步粘合;
S3、用热风机吹出热空气,使加固层进一步与中间层粘合制得底襟主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锦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能较好的特点;氨纶是聚氨酯类纤维,具有优异的弹力;锦纶与氨纶之间混纺织得的中间层兼具两者的有点,即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弹性,同时便于涂覆加固层的涂覆。在中间层的上下表面皆涂覆一层加固层,能够使得底襟硬挺,有效防止拉链拉合的过程中夹住底襟。
可选的,所述加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60-80份1,12-十二烷二醇;
10-12份十六烷基异氰酸酯;
1-2份叔丁醇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六烷基异氰酸酯和1,12-十二烷二醇具有长碳链,以叔丁醇钛作为催化剂,使十六烷基异氰酸酯和1,12-十二烷二醇中的羟基发生反应,从而可增加分子量,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使得形成的加固层受到拉伸作用而发生断裂时,就需要更大的外界拉力作用,由此使加固层具备更高的韧性,同时加固层还可赋予底襟本体以平滑、硬挺、厚实、丰满的特性,使得底襟本体保持舒适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硬度,由此解决现有的底襟本体偏软容易被拉链夹住的问题。
可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加固层还包括2-3份邻苯二甲酸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尚服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尚服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3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