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纳米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7180.8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8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潘颖;王雪;李析蒨;黄笑尘;刘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0;G01N33/532;G01N33/569;G01N33/574;G01N33/58;B82Y15/00;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 地址: | 130033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金纳米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本发明的金纳米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与四氯金酸溶液混合均匀,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形成棕黄色溶液即种子液;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添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四氯金酸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抗坏血酸溶液中形成生长液,溶液变为无色;向生长液中加入种子液,形成金纳米棒颗粒。本发明通过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颗粒,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所制备的金纳米棒颗粒呈现出棒状结构,大小均一、分散性好的特性,长径比为:①2.2±0.2;②5.0±0.2。将anti‑EGFR修饰的金纳米棒颗粒与卵巢癌细胞基因耦联,实现对卵巢癌细胞的观察和信号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纳米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GNRs)是一种棒状纳米材料,一般指长径比介于2至25之间的一类纳米颗粒,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并且因其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而被广泛的用作于光学生物医学成像领域中的造影剂及肿瘤光热治疗。金的纳米材料是少数几种表面等离激元振动吸收(SPR)位于可见光波长范围的金属材料。金纳米棒在长轴和直径方向各自有独立的电子振动,沿半径的振动通常可与520nm的光发生共振,而沿长轴方向的共振则变化较大,随着长径比改变,可以从可见光区变化到近红外光区,一些生物样品(如蛋白、细胞以及DNA分子等)的自身荧光及光吸收对于经常使用的荧光标记存在干扰,而生物样品在近红外区(远离可见光区)的吸收很微弱,因此生物样品对金纳米材料在近红外区附近的纵向SPR共振峰(LSPR)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有机染料的化学性质通常不稳定,易于光漂白,而金纳米材料性质稳定,可见光不容易穿透生物组织,利用近红外激光可以实现深层生物组织的成像,金纳米棒颗粒的荧光成像具有高强度、检测灵敏度高、生物标记率高等优点,并有可能用于手术中实时成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纳米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金纳米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种子液: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与四氯金酸溶液混合均匀,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形成棕黄色溶液即种子液;
步骤二、配制生长液: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添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四氯金酸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抗坏血酸溶液中形成生长液,溶液变为无色;
步骤三、金纳米棒的生长:向生长液中加入种子液,形成金纳米棒颗粒。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一中,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的浓度为0.20M、体积为5ml;所述四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0.0005M、体积为5ml;所述硼氢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1M、体积为0.6ml。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的浓度为0.20M、体积为5ml;所述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004M、体积为0.1ml;所述四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0.0788M、体积为70μL。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向温度为27~30℃的生长液中加入12μL种子液。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向温度为28.5℃的生长液中加入12μL种子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金纳米棒颗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金纳米棒颗粒在卵巢癌细胞观察体系中的应用,该体系包括:金纳米棒颗粒、anti-EGFR、卵巢癌细胞。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卵巢癌细胞观察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金纳米棒颗粒表面蛋白抗体修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未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7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