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04181.9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2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福;周臣;汤汉超;李甜;刘彦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 地址: | 71006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阻抗 测量 传感 组件 | ||
一种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包括测量传感器和定位纸;所述测量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板和传感探针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传感探针电路板电连接;与所述传感探针电路板相连的传感探针,所述传感探针分布于若干个同心圆上,所述传感探针垂直伸出于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面,所述同心圆的圆心与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面的中心重合;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外壳侧壁上的一对定位针,所述定位针以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面的中心相对称,所述定位针的底端与所述传感探针的底端平齐;所述定位纸上设置有与所述传感探针对应的探针通孔以及与所述定位针对应的定位通孔。本发明应用于人体腹部阻抗的测量,定位精确,测量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阻抗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腹部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
背景技术
生物阻抗测量是一种无害检测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提取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电特性信号来对生物医学信息进行分析,这些信息与人体生物组织内部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生物阻抗测量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提取相应的生物电信号,如阻抗信号,进而获取生物组织生理和病理信息。生物电信号的提取过程就是将微弱的交流电信号导入人体后,对阻抗进行测量的过程。由于电流总是会沿着电阻小、传导性能好的方向流去,通常人体内不同部位处电特性的不同,决定了电流通路的导电性不同,可用阻抗的测定值来表示。由于生物阻抗测量技术具有无创、无害、廉价、功能信息丰富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体阻抗测量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基础健康检测手段。但目前市面上的人体阻抗测量装置多数为腕式或足底式的,如用在智能手表、健康手环等可穿戴智能设备上,以及用在智能健康秤上的人体阻抗测量装置,还没有专门用于腹部脐周阻抗的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人体腹部脐周的阻抗测量传感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包括测量传感器和定位纸;所述测量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板和传感探针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传感探针电路板电连接;与所述传感探针电路板相连的传感探针,所述传感探针分布于若干个同心圆上,所述传感探针垂直伸出于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面,所述同心圆的圆心与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面的中心重合;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外壳侧壁上的一对定位针,所述定位针以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面的中心相对称,所述定位针的底端与所述传感探针的底端平齐;所述定位纸上设置有与所述传感探针对应的探针通孔以及与所述定位针对应的定位通孔。
作为本发明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传感探针电路板上下间隔布置,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传感探针电路板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传感探针电路板之间通过铜柱相连。
作为本发明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底盖板,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部敞开,所述底盖板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部,所述底盖板上设置有供所述传感探针穿过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传感探针沿同心圆的圆周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传感探针沿同心圆的圆周均匀间隔设置,位于不同同心圆上的传感探针沿同心圆的径向相互对齐,或相互错开。
作为本发明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传感探针为弹簧探针,和/或所述定位针为弹簧探针。
作为本发明人体脐周阻抗测量传感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测量时,所述定位纸的中心与肚脐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