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垫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3309.X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武春谱;王凯;徐红祥;张恒;邸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武娜 |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垫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垫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隔垫物,包括:隔垫物主体与凹槽,隔垫物主体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隔垫物主体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凹槽位于隔垫物主体的第一端,第一端在受到来自第二端的压力时形成吸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隔垫物主体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且隔垫物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凹槽,隔垫物主体的第一端在受到来自隔垫物主体的第二端的压力时形成吸盘,因此,隔垫物在受力发生形变过程中,隔垫物主体的第一端形成吸盘,吸盘的吸力可以阻止隔垫物滑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垫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高世代线的投入和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平板时代的到来,大尺寸TFT-LCD的产量越来越大,球状隔垫物散布工艺已不再被高世代线使用,原有球状隔垫物已经被柱状隔垫物代替。而且,柱状隔垫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中。柱状隔垫物的作用原理是:在彩膜基板上非显示区域密度分布和特定高度的柱状隔垫物与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对盒过程中,及在液晶显示器的使用过程中,抵抗外界及自身的压力,保持盒厚不变。但是,在制作过程和液晶显示器使用过程中,隔垫物与阵列基板接触的一定区域内会发生受力挤压变形,隔垫物滑动到阵列基板的像素区,划伤阵列基板侧显示区的配向膜,导致产生蓝斑。而且,液晶显示器受力消失后回复力不足,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不能恢复到初始位置,黑矩阵无法完全把背光遮住,造成光从显示区域漏出,产生漏光。另外,在液晶显示器长期竖直放置时,液晶会受重力原因,朝显示器下部和边角堆积(高温情况尤为明显),使盒厚偏大,出现颜色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垫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隔垫物,包括:
隔垫物主体,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隔垫物主体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凹槽,位于所述隔垫物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在受到来自所述第二端的压力时形成吸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主体的第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隔垫物主体的第二端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主体的宽度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主体的高度为3.5微米~3.7微米,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微米~1.0微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主体的第一端的宽度为15微米~20微米,所述凹槽的口径为4微米~6微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主体的材料为负性光刻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隔垫物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隔垫物,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弹性材料层;
对所述弹性材料层进行构图工艺,形成所述隔垫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材料层的材料为负性光刻胶;
所述对所述弹性材料层进行构图工艺,形成所述隔垫物,包括:
将掩膜版放置于所述弹性材料层上,所述掩膜版包括遮光区、第一透光区与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围绕所述第二透光区,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
对所述弹性材料层进行曝光、显影,得到所述隔垫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上述的隔垫物;
所述隔垫物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彩膜基板的黑矩阵上,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33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