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送料的玻璃容器水磨抛边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3075.9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4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宁正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正虎 |
| 主分类号: | B24B9/12 | 分类号: | B24B9/12;B24B41/00;B24B47/12;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玻璃 容器 水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送料的玻璃容器水磨抛边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节省人力的可自动送料的玻璃容器水磨抛边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自动送料的玻璃容器水磨抛边装置,包括有:底板,其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杆,其为多根设置,多根第一支撑杆沿周向均匀间隔连接在底板顶部中间,多根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桶。本发明通过旋转机构、夹持机构、移动机构、送料机构和下压机构配合运作对玻璃容器进行抛边,从而达到对玻璃容器进行抛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送料的玻璃容器水磨抛边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容器是使用碎玻璃,纯碱,硝酸钠,碳酸贝,石英沙等十几中原料制造而成,经过1600度高温融化塑形等工艺制作出来的一种容器。玻璃容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具生产出不同形状的玻璃瓶,主要有各种酒瓶、饮料瓶、酱菜瓶、蜂蜜瓶、罐头瓶、汽水瓶、碳酸饮料瓶、咖啡瓶以及茶杯等,玻璃容器在制作完毕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抛边。
目前,对玻璃容器进行抛边的方式通常是由人工手持玻璃容器对准打磨设备,随后再将玻璃容器套在打磨设备外侧,从而通过打磨设备对玻璃容器进行打磨,上述方式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并且操作时较为耗费人力,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方式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并且操作时较为耗费人力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节省人力的可自动送料的玻璃容器水磨抛边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自动送料的玻璃容器水磨抛边装置,包括有底板,其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杆,其为多根设置,多根第一支撑杆沿周向均匀间隔连接在底板顶部中间,多根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桶,固定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第一转轴,其转动式连接在固定桶内,第一转轴上部连接有锥形打磨块;旋转机构,其设置在底板与第一支撑架之间;夹持机构,其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移动机构,其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旋转机构分别与夹持机构和移动机构传动连接;下压机构,其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送料机构,其设置在下压机构上,移动机构与送料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旋转机构包括有电机,其安装在底板顶部中间,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转轴,其转动式连接在底板顶部,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锥齿轮传动组件;第二支撑杆,其连接在底板顶部靠近第二转轴的一侧,第二支撑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连接有凸轮,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导杆,其为两根设置,两根导杆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架顶部两侧,两根导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与导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接触杆,其连接在楔形块上,凸轮与接触杆配合;下压杆,其连接在楔形块顶部中间。
优选地,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滑轨,其为四个设置,四个第一滑轨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架顶部两侧,同侧的两个第一滑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第一推板,其为两块设置,两块第一推板分别滑动式连接在两块第一滑块上,第一推板与第一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夹子,其为两个设置,两个夹子分别连接在两侧第一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楔形块两侧分别与第一推板两侧配合。
优选地,移动机构包括有第四转轴,其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支撑架顶部,第四转轴与第三转轴传动连接;缺齿齿轮,其连接在第四转轴上;第二滑轨,其连接在第一支撑架靠近第四转轴的一侧上部,第二滑轨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一齿条,其连接在第二滑块上,缺齿齿轮会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条上连接有挤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正虎,未经宁正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3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