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呼出气四种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2778.X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军;郝雷;章旭日;周伟;汪小知;张厚德;段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必睿思(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呼出 气四种 气体 色谱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呼出气四种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包括:取样品A在载气的引导下通入到TDX色谱柱中,经过柱分离之后,再将该份样品通入到TCD检测器获得氢气检测数据;将已经通入到PQ色谱柱的样品B,在载气的引导下持续往5A分子筛柱中通入预设时间,之后将处于PQ色谱柱末端的样品B在载气的引导下通入到转化炉中,然后继续在载气的引导下通入到FID检测获得二氧化碳的检测数据;将通入分子筛柱的样品B也通过载气通入到转化炉中,之后通入到FID检测器检测获得甲烷、一氧化碳的检测数据;本发明能够让后出的二氧化碳提前出峰,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本发明可在3min内完成要求的人体呼出气四种气体的快速分析,提高检测分析通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体呼出气四种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呼出气中的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作为重要的疾病标记物,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市面用于呼出气检测的设备多采用传感器方法进行检测,但是均为只单一针对一特定成分,譬如只能检测氢气(甲烷),这样的话检测一氧化碳就需要另外仪器进行检测,就需要患者进行多次的呼气采集,对患者不友好,费时费力,检测时间超过3分钟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满足快速分析的要求,将呼出气体检测时间缩短至三分钟,提供一种人体呼出气四种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案进行实现:一种人体呼出气四种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人体呼出的样品进行取样获得样品Ⅰ,并将样品Ⅰ分成样品A和样品B;
步骤2,取样品A在载气的引导下通入到TDX色谱柱中,经过柱分离之后,再将该份样品通入到TCD检测器获得氢气检测数据;
步骤3:取样品B在载气的引导下通入到PQ色谱柱中;
步骤4:将已经通入到PQ色谱柱的样品B,在载气的引导下持续往分子筛柱中通入预设时间,之后将处于PQ色谱柱末端的样品B在载气的引导下通入到转化炉中,然后继续在载气的引导下通入到FID检测获得二氧化碳的检测数据;将通入分子筛柱的样品B也通过载气通入到转化炉中,之后通入到FID检测器检测获得甲烷、一氧化碳的检测数据;
步骤5,对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中的色谱柱定期进行加热老化处理;将分子筛柱进行加热老化。
优选的,所述样品Ⅰ的容积为0.5-1.5ml。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预设时间为20-50秒,所述步骤2、3、4同时进行,且时间完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及氢气的检测时间小于3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色谱柱为TDX-01填料的色谱柱,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色谱柱为Porapak Q填料的填充色谱柱。
优选的,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中,所述色谱柱的色谱条件柱温为70℃-80℃,FID检测器温度为240℃-260℃,TCD检测器温度为95℃-105℃,转化炉温度为370℃-380℃。
优选的,所述5A分子筛柱为60-80目或80-100目的5A分子筛柱。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TDX色谱柱和Porapak Q色谱柱加热老化处理的温度为200-250℃,加热时间为1-2小时;所述5A分子筛的加热老化的温度为250-400℃,加热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人体呼出气四种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一种呼气气相色谱分析的装置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必睿思(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必睿思(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2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矸石空心砖烧结窑
- 下一篇:一种电力箱式变电站安装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