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3D扫描、3D打印技术修复破损陶瓷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2824.2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刘沛林;杨佳念;高亮;管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B28B7/34;B28B11/00;B28D1/00;B44C3/04;B29C64/10;B29C64/30;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B33Y50/02;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扫描 打印 技术 修复 破损 陶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3D扫描、3D打印技术修复破损陶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查阅破损陶瓷相关历史资料;2)对所述破损陶瓷进行多次3D扫描,得到规格基础数据和色彩基础数据;3)结合所述相关历史资料用3D建模软件进行细化;4)将所述规格基础数据输入3D打印机,进行试打印,打印出完整个体、破损部分或模具,利用所述模具制作出陶瓷仿品;5)合格检验,正式打印;6)将所述色彩基础数据输入3D打印机,进行打印上色,得到最终成品;本发明对3D扫描得到的规格数据和色彩数据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用3D建模软件进行细化,进而能够获得更加精细的陶瓷数据,能够打印出陶瓷精仿品整体、缺失部件或模具,最终实现破损陶瓷的重现展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破损陶瓷文物的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3D扫描、3D打印技术修复破损陶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铜官窑陶瓷历史悠久,修复破损铜官窑陶瓷文物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现有技术中对于破损的陶瓷文物进行修复时,一般是手工技师手工修复,这种修复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需修复的陶瓷形状不规整,难以实现用传统手法复原;对工艺要求极其严格,只有经验丰富的技师才能熟练操作;或者陶瓷形式内容众多,技师所能复原程度受限于自己的手艺水平;另外,手工修复缓慢,对于大量需要修复的陶瓷文物来说,耗费时间特别长,更重要的是,在手工修复中需要进行翻模制作,而翻模制作时需要利用破损陶瓷进行翻模,这对破损陶瓷存在一定伤害。
3D打印技术飞快发展,应用范围广,工艺精美,在多个方面都有应用,制作的产品也琳琅满目。利用3D打印技术复原文物也有一些成功案例:如新疆龟兹石窟的复原、澳大利亚恐龙化石的3D复原等。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陶瓷修复上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在于,陶瓷文物各种各样,对于数据的获取并不容易,如果每个破损陶瓷都进行一次数据设计,那么耗费时间也会相当长,另外,由于破损陶瓷残缺不全,缺失的部分的数据并无法轻易获取,再者就是如果直接在破损陶瓷上进行3D打印修复也极有可能造成对破损陶瓷的再次破坏,因此,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3D打印技术在破损陶瓷修复领域的应用,而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将3D打印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破损陶瓷文物的修复活动中。
申请公布号为CN 106584829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技术修复文物的方法,其采用3D打印技术修复文物的过程中避免了在文物表面进行翻模塑型以及打磨平整时对文物造成的潜在风险,但是,在修复过程中只是大体上修复了文物的外观和结构,并没有对于细节进行优化和重新设计,因此,修复后的陶瓷比较粗糙,为粗仿品,达不到展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3D扫描、3D打印技术修复破损陶瓷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对3D扫描得到的规格数据和色彩数据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用3D建模软件进行细化,进而能够获得更加精细的陶瓷数据,能够打印出陶瓷精仿品整体、缺失部件或模具,最终实现破损陶瓷的重现展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3D扫描、3D打印技术修复破损陶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查阅破损陶瓷相关历史资料;
2)用3D扫描仪对所述破损陶瓷进行多次3D扫描,扫描的数据包括规格数据和色彩数据,扫描后将所述规格数据和所述色彩数据整理汇总,得到规格基础数据和色彩基础数据;
3)将所述规格基础数据和所述色彩基础数据结合所述相关历史资料用3D建模软件进行细化;
4)将所述规格基础数据输入3D打印机,进行试打印,打印出完整个体、破损部分或模具,利用所述模具制作出陶瓷仿品;
5)对所述完整个体、所述破损部分或所述陶瓷仿品进行合格检验,如果合格,则进行正式打印,如果不合格,则对之前步骤内容进行改善,直至检验合格后进行正式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2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烤鸭脆皮蜜
- 下一篇:一种光氢离子触媒网的制作工艺及光氢离子空气净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