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切割的放索工装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86655.1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1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露露;金东华;陈晋;钱建兴;沈正京;宋龙明;刘祖康;陆文皓;苏鸿福;赵丁明;张笑宇;成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4/00 | 分类号: | E01D2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徐俊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切割 工装 工艺 | ||
1.一种基于切割的放索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切割的放索工装,包括索夹工装Ⅰ、Ⅱ、前卡式千斤顶和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夹工装Ⅰ、Ⅱ用M16高强螺栓安装到斜拉索上,并抱箍斜拉索,其中,塔端侧的索夹工装Ⅰ通过钢绞线穿过安装在梁端侧的索夹工装Ⅰ下方的前卡式千斤顶后与前卡式千斤顶下方的扁锚锚固,所述卷扬机钢丝绳锚固在塔端侧工装Ⅰ上端,所述前卡式千斤顶固定在梁端侧的索夹工装Ⅰ下端,由钢绞线将索夹工装Ⅰ、千斤顶、卷扬机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放索工装系统,其步骤为:
1)将4个索夹工装I的索夹单元,用4根钢绞线和8个P锚具组成2个上下索夹;
2)待斜拉索清理完毕后,将4个索夹工装I的索夹单元,用6根钢绞线和10个P锚具安装到斜拉索指定位置,其中塔端侧6个P锚,梁端侧4个P锚;
3)将2个千斤顶和2个扁锚安装梁端侧索夹工装I下方预留钢绞线上,千斤顶在上,扁锚在下;
4)安装索夹工装Ⅱ前,在索夹工装I、Ⅱ之间的斜拉索上插入若干钢筋,增大斜拉索的直径;
5)按照指定位置安装索夹工装Ⅱ;
6)将卷扬机钢绞线锚固到塔端侧索夹工装上方,并略收紧钢绞线;
7)采用火焰切割沿切割线切割斜拉索,切割时根据斜拉索情况,调整切割速度;
8)斜拉索切割完成后,拆除放索工装系统,完成一根斜拉索拆除施工;
通过该放索工艺,解决了不具备放索条件斜拉索拆除的难题,减少对放索工装握裹力的要求,确保了斜拉索拆除的安全高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切割的放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索工装系统包括4付索夹工装I、Ⅱ,2个千斤顶,2个扁锚,10个P锚(7),6根第一钢绞线(8),1台卷扬机及其第二钢绞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切割的放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夹工装I包括6组M16高强螺栓(1),2块锚垫板(2),4块筋板(3),2个大索夹(4),2块5mm厚的橡胶(5);采用焊接方式将1块锚垫板(2),2块筋板(3),1个大索夹(4)焊接成一个整体,再在索夹半月槽内安装1块5mm厚的橡胶(5)组成一个索夹工装单元,并利用6组M16高强螺栓(1)将两个索夹单元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索夹工装I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切割的放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夹工装Ⅱ包括2组M16高强螺栓(1),2块5mm厚的橡胶(5),2个小索夹(6);1块5mm厚的橡胶(5)和1个小索夹(6)组成一个索夹工装单元,并利用2组M16高强螺栓(1)将两个索夹单元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索夹工装Ⅱ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6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弹头盔盔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干接悬臂盖梁精确定位快速拼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