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80771.2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1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柯映林;李江雄;朱伟东;王青;王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米志鹏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三维 增强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微细 纤维 高能 植入 装备 | ||
1.一种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细增强纤维送料模块(1),用于提供纤维源;
微细增强纤维定向排列模块(2),用于产生静电场对微细增强纤维实现阵列式分散和定向;
微细增强纤维起电模块(3),对大规模阵列式微细增强纤维充电;
微细增强纤维加速器注入模块(4),使大规模阵列式带电微细增强纤维有序、有效注入下一模块;
真空发生装置模块(5),为微细增强纤维提供真空低气压、低阻力的传输环境;
高压静电加速模块(6),内部产生高压静电场对大规模带电微细增强纤维进行赋能和传输;
加速器聚束模块(7),对微细纤维流进行静电力约束和空间运动控制,形成微细纤维高能运动包络流束;
微细增强纤维引出控制模块(8),用于微细增强纤维高能输出,并在预浸料区域完成高能植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增强纤维送料模块(1)的输出端设置有送料模块输出阀(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增强纤维定向排列模块(2)包括静电屏蔽盒(11)和在静电屏蔽盒(11)内产生静电场的纤维定向静电发生器(12);
所述静电屏蔽盒(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送料模块输出阀(9)对接的定向排列模块对接头(10),另一侧设有定向纤维输送枪(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细增强纤维起电模块(3)包括依次布置的:
顶端的定向纤维接收阀(14),并与所述定向纤维输送枪(13)连接;
设置有纤维充电阵列(15)的纤维充电阵列板(16);
与所述纤维充电阵列(15)对位设置的纤维充电托丝板(17);
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纤维充电阵列板(16)和纤维充电托丝板(17)的纤维起电高压静电场发电机(19);
底端的起电纤维输出阀(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增强纤维加速器注入模块(4)包括相互配合的加速器注入腔(23)和纤维预聚束腔(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模块(5)与所述的纤维预聚束腔(2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静电加速模块(6)包括高压静电加速器箱体(30),所述高压静电加速器箱体(30)内设置有MV级高压静电场微细增强纤维加速管(27)和MV级高压静电发生器(28);
所述高压静电加速器箱体(30)的顶部设有连接微细增强纤维加速器注入模块(4)的高能加速管对接头(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器聚束模块(7)包括集成在MV级高压静电场微细增强纤维加速管壁管(29)周围的高能微细增强纤维流聚束电极板单元(31),和位于MV级高压静电场微细增强纤维加速管壁管(29)端部的电磁器件(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增强纤维引出控制模块(8)安装在高压静电加速模块(6)末端,包括:
微细纤维高能输出枪(34),位于所述微细纤维高能输出枪(34)两端的电荷转移导片(33)和渐变稳压隔膜单元(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三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细纤维高能植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用高能植入三维增强材料为单丝直径μm量级,长度为mm级的微细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7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手指线路板加工方法及金手指线路板
- 下一篇:一种深水多波束并行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