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80024.9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韬;肖云;温慧玲;张云;曾力;吴卓;董玉玺;柯祖梁;彭杰;文志强;王云龙;王俊星;黄穗雯;陈晓静;王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1R27/14 | 分类号: | G01R27/14;G01R17/10;G01R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电抗 直流 电阻 测量 电路 | ||
1.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测电抗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
交流信号消除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交流信号消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第二端,所述交流信号消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第一端,用于消除经过所述被测电抗器中的交流信号;
电阻测量电路,与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接,用于测量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直流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信号消除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交流信号的相位之差为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信号消除模块包括:电容、放大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其中,所述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经所述电容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交流信号消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第二端;所述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接地;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交流信号消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和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测量电路,包括:电源、第一开关、电流计、电桥电路、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和电流计串联在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的负极之间,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点为第四连接点;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第二端,连接线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连接线与被测电抗器的第二端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所述电桥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点为第五连接点;所述电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被测电抗器的第二端,连接点为第六连接点;所述电桥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点为第七连接点;所述电桥电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点为第八连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距离所述被测电抗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五连接点和第六连接点距离所述被测电抗器的距离;所述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距离所述第四电阻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七连接点和第八连接点距离所述被测电抗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为可变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阻为标准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检流计和第二开关;
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为可变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电桥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检流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电桥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电桥电路的第三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检流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电桥电路的第四端;所述检流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为同轴调节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02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重组系统
- 下一篇:消息的跨集群路由转发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