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度方法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61448.0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翟颖奇;冯毅;李洁;邓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01 | 分类号: | H04L67/101;H04L67/10;H04L67/1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度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度方法和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如何为终端分配时延最低的渲染服务器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上报的业务申请。根据预存储的渲染服务器集群的网络架构、终端所在区域和目标业务,确定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向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其中,业务申请中包括目标业务和终端所在区域。目标业务为终端所要申请的业务。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为第二目标渲染服务器中与终端之间时延最低的渲染服务器。第二目标渲染服务器为渲染服务器集群中可以提供目标业务的服务器。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连接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向终端提供目标业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虚拟现实技术需要进行渲染。现有技术中,虚拟现实技术所用的渲染方法一般分为:本机渲染和云渲染。其中本机渲染就是利用设备本身的资源进行三维(three dimension,3D)渲染,要求设备有比较高的性能。而云渲染是指利用专门的渲染服务器进行渲染,然后将渲染后的图像传输到终端中,要求终端与渲染服务器之间有较低的时延。
现有云渲染系统中大多存在多个渲染服务器,云渲染系统通常会为存在渲染需求的终端就近分配渲染服务器,然而就近分配渲染服务器不一定是渲染系统的多个渲染服务器中与存在渲染需求的终端之间时延最低的渲染服务器,因此可能无法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服务,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如何为终端分配时延最低的渲染服务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接收终端上报的业务申请。然后,根据预存储的渲染服务器集群的网络架构、终端所在区域和目标业务,确定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再然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最后,向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其中,业务申请中包括目标业务和终端所在区域。目标业务为终端所要申请的业务。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为第二目标渲染服务器中与终端之间时延最低的渲染服务器。第二目标渲染服务器为渲染服务器集群中可以提供目标业务的服务器。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连接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向终端提供目标业务。
由于,时延与端到端在网络架构中的距离有关,而网络架构中的端到端的最短距离,不一定是端到端的最短物理距离。因此,现有调度方法仅根据终端和渲染服务器之间的物理距离为终端分配渲染服务器,可能无法为终端分配时延最低的渲染服务器。而本发明是根据网络架构为终端分配渲染服务器,而非通过终端和渲染服务器之间的物理距离为终端分配渲染服务器。因此,相较于现有调度方法,能够提升为终端分配时延最低的渲染服务器的概率,能够解决如何为终端分配时延最低的渲染服务器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度设备,该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业务申请,业务申请中包括目标业务和终端所在区域,目标业务为终端所要申请的业务。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存储的渲染服务器集群的网络架构、终端所在区域和目标业务,确定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为第二目标渲染服务器中与终端之间时延最低的渲染服务器,第二目标渲染服务器为渲染服务器集群中可以提供目标业务的服务器。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连接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目标渲染服务器向终端提供目标业务。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指令被调度设备执行时使调度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调度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调度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调度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调度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1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