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滤清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54794.6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国威滤清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F02M35/08 |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和聚龙 |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滤清器 | ||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外壳、滤芯和若干集灰组件;所述外壳的进气腔室的侧壁开有与外部相通的进气孔,延伸管上端伸入进气腔室内,进气腔室底部设有环状的集灰槽;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中心管,中心管上端口与延伸管下端口连通,中心管贯穿过滤腔室且中心管下端口伸入收集腔室内;滤芯设置在过滤腔室内,滤芯将过滤腔室分隔为与滤芯内壁相接的初率环腔和与滤芯外壁相接的清洁环腔,过滤腔室侧壁设有与连通清洁环腔与外部的出气孔;所述集灰组件的集灰管固定在收集腔室内,连通管上端口伸入过滤腔室内的初率环腔内,连通管下端口伸入对应集灰管内。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提升空气过滤的效率,满足更高的发动机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发动机系统更加复杂和庞大,所以发动机舱内留给其他发动机部件的安装空间越来越小,如空气滤清器总成的安装空间。同时发动机的单位功率越来越高,这对发动机进气量的要求也同步升高,而且要求空气滤清器的过滤效率提升,但现有空气滤清器过滤效率越来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过滤效率高的空气滤清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
包括外壳、滤芯和若干集灰组件;
所述外壳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气腔室、延伸管、过滤腔室和收集腔室,进气腔室、过滤腔室和收集腔室各自独立;
进气腔室的侧壁开有与外部相通的进气孔,延伸管上端伸入进气腔室内,进气腔室底部设有环状的集灰槽,延伸管上端口的水平高度高于进气腔室的集灰槽底部高度;
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中心管,中心管上端口与延伸管下端口连通,中心管贯穿过滤腔室且中心管下端口伸入收集腔室内;
滤芯设置在过滤腔室内,滤芯将过滤腔室分隔为与滤芯内壁相接的初率环腔和与滤芯外壁相接的清洁环腔,过滤腔室侧壁设有与连通清洁环腔与外部的出气孔,滤芯内孔与中心管外壁之间构成的初率环腔,滤芯外壁与过滤腔室内壁之间构成的清洁环腔;
所述集灰组件包括集灰管和连通管,集灰管固定在收集腔室内,集灰管竖直布置,集灰管上、下端口都处于收集腔室内,连通管上端口伸入过滤腔室内的初率环腔内,连通管下端口伸入对应集灰管内,连通管的管径小于集灰管的孔径。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空气从进气孔进入进气腔室,空气内灰尘异物与进气腔室发生碰撞掉入集灰槽内,减少较大颗粒的灰尘异物进入延伸管,进气腔室内的空气经过延伸管和中心管进入收集腔室,空气在收集腔室内形成气旋,空气由集灰组件进入过滤腔室的初率环腔,此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异物与集灰组件的集灰管和连通管关闭发生碰撞下落,经集灰管的下端口下落至收集腔室底部,空气经过收集腔室及集灰组件后,已经将空气中的较大灰尘异物提前分离开了,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进入过滤腔室内的初率环腔内,再通过滤芯进入过滤腔室的清洁环腔内,最终通过出气孔排放至发动机内。
本空气滤清器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提升空气过滤的效率,满足更高的发动机设计要求。
本空气滤清器的外壳包括进气壳体、延伸管、过滤壳体和收集壳体,进气壳体与延伸管之间固定连接,延伸管侧壁与过滤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收集壳体与过滤壳体之间通过若干卡扣可拆卸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外壳的结构更为具体,方便后续生产和装配。
本空气滤清器的若干集灰组件沿壳体中心线均匀圆周分布,所述集灰管下部轮廓为圆台状;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集灰管结构可以提升空气中灰尘异物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国威滤清器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国威滤清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4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桥梁箱体翻转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燃油滤清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