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铝制门把手折弯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53333.7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7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毓春 |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43/00;B21D43/12;B21D4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铝制 门把手 折弯 装置 | ||
一种空心铝制门把手折弯装置,包括有机架、电机和滑轨等;机架上转动设置有两个转动辊,转动辊水平设置,相邻转动辊之间绕设有传送带,电机与机架固定连接,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折弯铝管的折弯组件,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位于滑架的右侧,所述滑轨与机架固定连接。折弯组件对铝管进行折弯处理,折弯后的铝管通过气缸推动滑架,滑架在滑轨上滑动,从而将铝管推落,节省了人工手动对铝管进行折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滑架和滑轨的设置,折弯后的铝管在滑架的推动下,能实现自动掉落,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弯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心铝制门把手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将长形物件固定在抵压机构及与其相对的弧面之间,并利用弯折装置的两握柄施加弯矩加以弯折,具有成本低、速度快且易于调整角度等优点,为业界常用的方式。
相关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CN210333863U公开了一种金属门把手加工带有量角控制的折弯结构,包括工作台、限位座和折弯轮,所述限位座铆接在工作台上端面,所述折弯轮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靠近边角的位置,所述折弯轮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轮轴,所述折弯轮的一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夹持部,所述限位座和夹持部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属门把手加工带有量角控制的折弯结构,操作者可以匀速转动折弯轮,再根据量角器的测量角度,有效控制弯折角度,然而对门把手折弯时需要人工手动调节折弯装置,会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该发明存在人工操作门把手折弯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工操作门把手折弯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工作效率更高的空心铝制门把手折弯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心铝制门把手折弯装置,包括有机架、电机和滑轨,机架上转动设置有两个转动辊,转动辊水平设置,相邻转动辊之间绕设有传送带,电机与机架固定连接,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折弯铝管的折弯组件,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位于滑架的右侧,电机为折弯组件提供动力,所述滑轨与机架固定连接,滑轨位于传送带右侧,滑轨上固定设置有气缸,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滑架,滑架与滑轨滑动配合,滑架的滑动方向与传送带的传动方向相互垂直,滑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铝管的限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折弯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均竖直设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顶端均转动设置有夹紧轮,第一连杆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均与滑架固定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位于滑架的左侧,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位于滑架的右侧,铝管沿着传送带运动至折弯组件处,铝管先到达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继而穿过滑架到达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启动电机,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即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相背离的方向转动从而将铝管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和多个拉簧,所述滑架上固定设置有滑道,滑道沿靠近气缸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限位板竖直设置,限位板的底端与滑道的上表面抵接,拉簧位于限位板的两侧,拉簧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当限位板位于滑道的顶端时,拉簧处于伸长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滑架上固定连接有半管,半管水平设置,半管的高度与夹紧轮的高度齐平,半管的凹面正对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设置有托板,托板水平设置,托板位于限位板正对半管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夹板,夹板水平设置,相邻夹板之间存有间距,夹板的长度方向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夹板位于传送带正上方,相邻的所述夹板上固定设置有放料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毓春,未经刘毓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3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