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新能源厢式电动车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41504.4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1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新大新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10/40 | 分类号: | H02S10/40;H02S10/20;H02S20/30;H02S40/22;B60L8/00;B60K16/0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车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新能源厢式电动车及其应用,涉及新能源机动车技术领域,其厢式电动车应用于电动厢式货车、电动厢式客车以及其他用途的特种厢式电动车;所述车厢外层全面积覆盖有用于供电池组充电的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安装于车厢顶面的顶层光伏板、安装于车厢后端面的后围光伏板以及两块分别安装于车厢两侧面的侧围光伏板,同时选择性安装于驾驶室顶部的替代导流罩的附属光伏板。本申请仅增加整车造价百分之十五左右,却能解决电动车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并且能降低物流成本,相比内燃机车不仅适合普通地区使用更适合高海拔地区和荒漠地区使用,能加速新能源车普及,属于节能减排发明设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厢式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新能源厢式电动车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新能源厢式车又叫电动厢式机动车,一类具有独立的封闭矩形车厢,或与驾驶室联成一体的整体式封闭结构车厢,主要用于载运普通货物、冷链货物以及改装厢式房车等。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5644337B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厢式车,包括底盘和设置于底盘上方的车厢,底盘包括主车架和与其连接的驾驶室及动力电池装置,动力电池装置的位置为可变动设置。在使用长车厢时动力电池装置设置于主车架下方的两侧;在使用短车厢时动力电池装置设置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
针对于上述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电动厢式车受充电不方便、物流成本高等难题的困扰,导致电动厢式车普及度不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早日普及电动厢式车,解决充电不方便,物流成本高的难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新能源厢式电动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新能源厢式电动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新能源厢式电动车,包括车头,所述车头的尾端连接有底盘架,所述底盘架上安装有车厢,所述底盘架的底端安装有用于为货车行驶提供动力并装配有直流充电器和逆变器的电池组;所述车厢安装有用于供电池组充电的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安装于车厢顶面的顶层光伏板、安装于车厢后端面的后围光伏板以及两块分别安装于车厢两侧面的侧围光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厢式货车行驶时,在底盘架底部放置大容量电池组存储电能,电池组能够为货车的行驶提供动能,使得厢式货车的动力从燃烧汽油或柴油转变为电动,从而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并降低燃油后对环境的污染。当厢式货车驻车时,在原有车厢的基础上,增加光伏板的安装,将车厢的顶面、后端面以及两侧面均安装光伏板,达到光伏板得到充足的光照面积,提升光伏板的发电总量,能够大功率发电,并实现高电压设计,以利于高效直流快充,达到对电池组的快速充电,从而达到摆脱充电桩位置固定且数量少等问题的限制,提升使用便捷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车厢设成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设置的车厢能够为光伏板的铺设提供充足有效的空间,从而达到光伏板在车厢表面铺设的面积最大化,以保障发电量的充足。
可选的,两块所述侧围光伏板均与车厢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侧围光伏板的转轴轴向与车厢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后围光伏板与车厢的后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后围光伏板的转轴轴向与车厢的宽度方向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驻车时,两块侧围光伏板能够根据太阳光照的角度,实现多角度的向上打开,以利于太阳光高效照射,增加发电量。同时,后围光伏板也能够向上打开,减少后围光伏板因背光而缺失光照的情况发生,从而也能够提升光照效果,增加发电量;同时,后围光伏板的撑起还有遮阳防雨功能,便于装卸货物或者房车遮阳。
可选的,所述车厢的两侧面均安装有与侧围光伏板连接以用于顶撑侧围光伏板转动的侧围顶撑件,所述车厢的后端面安装有与后围光伏板连接以用于顶撑后围光伏板转动的后围顶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新大新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莱州新大新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1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