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精华吸收率的微电流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3612.7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优芙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87 | 分类号: | A61K8/87;A61K8/02;A61K8/19;A61K8/81;A61N1/04;A61N1/30;A61N1/32;A61Q17/00;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精华 吸收率 电流 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精华吸收率的微电流面膜,其制备原料包括导电材料、面膜片和精华液,所述导电材料在面膜片上形成导电图案。所述导电材料为银浆材料,所述银浆材料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5‑10份银粉、30‑60份水性树脂、0.5‑2份相容剂和0.2‑1份交联剂。所述银粉为片状银粉和球状银粉的混合物,所述片状银粉与球状银粉的质量比为:5:(1‑2)。所述片状银粉的长度在5‑8μm,所述球状银粉的粒度在50‑80nm。通过在面膜片整体上设置导电图案,美容仪通过导电图案为面膜片提供微电流,促进全脸血液的加速循环,发明人发现这种提升精华吸收率的微电流面膜能够促进脸部皮肤细胞持续吸收面膜中的精华,使皮肤达到长期保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精华吸收率的微电流面膜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尤其是女性更加注重自己的皮肤护理,皮肤护理 产品多种多样,比如护肤水、护肤乳液、护肤面霜、精华面膜等等,由于精华面 膜使用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虽然精华面膜中含有较多对皮肤保湿和美 白的成分,但是这些成分渗透过皮肤的含量较小,绝大多数只能沾湿皮肤的角质 层,起到暂时补水的效果,造成了时间和经济方面极大的浪费。现有的面膜均是 通过调节精华中原料的组成以及比例,来提高皮肤对面膜中精华液的吸收率,但 是效果均不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提升精华吸收率的微 电流面膜,其制备原料包括导电材料、面膜片和精华液,所述导电材料在面膜片 上形成导电图案。
优选的,所述导电材料选自银浆材料、金属纤维和石墨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导电材料为银浆材料,所述银浆材料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计, 包括5-10份银粉、30-60份水性树脂、0.5-2份相容剂和0.2-1份交联剂。
优选的,所述银粉为片状银粉和球状银粉的混合物,所述片状银粉与球状银 粉的质量比为:5:(1-2)。
优选的,所述片状银粉的长度在5-8μm,所述球状银粉的粒度在50-80nm。
优选的,所述相容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选自γ-氨丙 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 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 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导电图案为曲线图案和/或n边形图案,所述n≥3。
优选的,所述导电图案的上下两端为六边形图案,自上下两端向中部分别设 有四边形图案和三边形图案,所述微电流面膜的眼部周围和鼻周围为三边形图 案。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的提升精华吸收率的微电流面膜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面膜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银粉与相容剂混合,并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A;
(2)将水性树脂与混合物A混合,并进行搅拌,然后加入交联剂,得到混 合物B;
(3)将混合物B通过丝网印刷在面膜片上,并形成导电图案,进行干燥;
(4)将干燥好的、带有导电图案的面膜片浸泡到精华液中,取出即得到微 电流面膜。
本发明所述的提升精华吸收率的微电流面膜与可以提供电流的美容仪配合 使用。
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中发明人通过在面膜片整体上设置导电图案,美 容仪通过导电图案为面膜片提供微电流,促进全脸血液的加速循环,发明人发现 这种提升精华吸收率的微电流面膜能够促进脸部皮肤细胞持续吸收面膜中的精 华,使皮肤达到长期保湿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优芙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优芙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3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