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掘工作面井巷错层布置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2188.4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赫海全;袁崇亮;张田录;包云龙;张玉生;何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F1/00 |
| 代理公司: | 兰州泽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2207 | 代理人: | 周春雷 |
| 地址: | 730084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掘 工作面 井巷错层 布置 防治 冲击 地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掘工作面井巷错层布置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该方法将某一上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布置在上一个上分层工作面回风顺槽内侧采空区的下方,将下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和回风顺槽布置在最后一个上分层工作面的采空区内,从而使得某一工作面的进风顺槽与上一个工作面的回风顺槽错层布置,消除了煤层煤柱重叠布置,不会留有窄小煤柱,使工作面巷道布置在采空区下方卸压区内,煤体弹性释放卸压,可减少巷道压力,达到了冲击地压从源头治理的效果,有效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安全效益显著,提高了煤炭回收率,生产经营效益能得到极大提高,吨煤成本进一步减低,缓解了矿井接续,有利于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及集约化管理,确保矿井生产良性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掘工作面井巷错层布置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较厚煤区的煤层开采时,通常将煤层分为上分层和下分层,然后将上分层分为若干个上分层工作面,对上分层回采时,依次沿着每一个上分层工作面进行回采。目前,在每一个上分层工作面和下分层工作面布置巷道时,都是将某一工作面的进风顺槽与上一个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布置在同一个水平面内,进风顺槽与回风顺槽之间会留有窄小煤柱,煤柱区应力集中,造成工作面进风顺槽和回风顺槽均处于煤柱压力影响范围之内,进而造成回采巷道压力大,易发生冲击地压灾害,掘进期间冲击地压防治及支护强度大,掘进单进低,掘进速度缓慢,巷道维修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降低工作面巷道掘进、回采期间冲击地压危险,且能提高煤炭回收率的采掘工作面井巷错层布置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掘工作面井巷错层布置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于厚度为30-40m的厚煤层,采煤时将煤层分为上分层和下分层,再将上分层分为若干个上分层工作面;
B、将第一个上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布置在煤层的下部,第一个上分层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布置在煤层的中部;
C、将第二个上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布置在第一个上分层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内侧采空区的下方,将第二个上分层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布置在煤层的中上部;
D、将第三个上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布置在第二个上分层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内侧采空区的下方,将第三个上分层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布置在煤层的上部;
E、以此类推,其他某个上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布置在上一个上分层工作面回风顺槽内侧采空区的下方、回风顺槽布置在煤层的上部;
F、将下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和下分层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布置在最后一个上分层工作面的采空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步骤E中回风顺槽布置在煤层的上部且回风顺槽距离煤层顶部为3-4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中下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布置在三角未采煤区的顶点处。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掘工作面井巷错层布置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将某一上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布置在上一个上分层工作面回风顺槽内侧采空区的下方,将下分层工作面的进风顺槽和回风顺槽布置在最后一个上分层工作面的采空区内,从而使得某一工作面的进风顺槽与上一个工作面的回风顺槽错层布置,采掘布局得到了优化,消除了煤层煤柱重叠布置,不会留有窄小煤柱,使工作面巷道布置在采空区下方卸压区内,煤体弹性释放卸压,可减少巷道压力,达到了冲击地压从源头治理的效果,巷道维护投入小,降低了工作面巷道掘进、回采期间冲击地压的危险性,有效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安全效益显著,提高了煤炭回收率,生产经营效益能得到极大提高,吨煤成本进一步减低,缓解了矿井接续,有利于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及集约化管理,确保矿井生产良性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巷道布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筷子加工用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变压器生产加工测温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