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及其清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0354.9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华永 |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06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李伟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河道 淤泥 清理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及其清理方法,所述抽泥泵的左侧连通有抽泥管,所述抽泥管的底部连通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部设置有圆形抽泥筒,所述圆形抽泥筒的下表面设置有淤泥搅碎装置,所述锥形筒和圆形抽泥筒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该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及其清理方法,通过转动电机带动第二转动齿轮和第一转动齿轮啮合带动螺旋搅碎杆转动对河道内的淤泥进行搅碎,能够对质地较硬的淤泥更好的进行抽泥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河道抽泥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更好的对河道进行清淤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对河道内淤泥的清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及其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在施工时需要使用清淤设备对河道内部进行清理,将河道内部的淤泥从河床内抽出,然后对淤泥进行干燥晾晒,将淤泥用于回填或者种植蔬菜,为了增强清淤设备的实用性,市面上提出多种淤泥清理设备。
例如,中国专利公布号为201922057110.2中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该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在进行抽泥操作时在遇到质地较硬的淤泥时难以很好的进行抽泥操作,十分影响正常的抽泥效率,不利于更好的对河道进行清淤操作;2、该装置在抽泥过程中难以对抽泥深度进行精准调节,影响对淤泥的抽泥效果,不利于清淤设备实用性的提高;3、此外,现有的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在使用中水草和大体积杂质易被吸入管道内部,造成管道堵塞,难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及其清理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包括抽泥泵,所述抽泥泵的左侧连通有抽泥管,所述抽泥管的底部连通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部设置有圆形抽泥筒,所述圆形抽泥筒的下表面设置有淤泥搅碎装置,所述锥形筒和圆形抽泥筒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圆形抽泥筒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盘,所述圆形抽泥筒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防护罩,所述电机防护罩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粉碎轮。
所述淤泥搅碎装置包括十字支撑架,所述十字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十字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管,所述固定圆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搅碎杆,所述螺旋搅碎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转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与第二转动齿轮啮合,所述十字支撑架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联动支撑杆,所述联动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电动推杆,所述联动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过滤盘的下表面开设有多组过滤通孔,多组过滤通孔的孔径均为十毫米。
优选的,所述螺旋搅碎杆的数量为两组,两组螺旋搅碎杆的长度均为六百毫米。
优选的,所述锥形筒和圆形抽泥筒的材质均为铸铁,锥形筒和圆形抽泥筒的外表面均匀涂刷有防锈涂层。
优选的,所述联动支撑杆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联动支撑杆的长度均为三百毫米。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及其清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华永,未经周华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