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柔性调控辊型的新型轧机外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20287.0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杜凤山;王英伟;刘家杨;周昊男;杨庭松;许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B37/32 | 分类号: | B21B37/32;B21B27/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柔性 调控 新型 轧机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冶金轧钢设备板形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段柔性调控辊型的新型轧机外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对轧辊局部热凸度进行灵活调控,形成良好的辊缝形状,并对板形仪边部未能识别部分进行补偿,最终改善整体板形的平坦度,轧制出高质量板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轧钢设备板形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段柔性调控辊型的新型轧机外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板形是衡量带钢质量的重要指标,板形控制是板带轧制过程中的核心技术。稳定的辊缝是实现轧制后板带实现均一板厚的前提,提升板材成品率。随着市场对高质量板带材的迫切需求,良好的板形成为高端板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成为生产厂家的追求目标。为此,相继形成了一系列板形调控技术,例如最常用的轧辊倾斜,液压弯辊法等,这些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板材质量。但在轧机工作过程中,轧辊与板带之间因摩擦生热、支撑辊与上工作辊之间摩擦生热、板带的塑性热变形、高温板带对工作辊进行传热等,这些都会在轧辊内部产生热量使其温度沿轴向分布不均匀,最终沿辊身方向产生不均匀热凸度。热凸度既是一个扰动量,又是一个控制量,属于局部高次偏差。常规控制手段只能对低阶板形缺陷进行有效预防,对于局部热凸度而言不足以将它完全消除。辊型电磁调控技术(RollProfile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Technology,以下简称“RPECT”)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辊型调控技术,该技术借助热力混合驱动实现微尺度辊型调控,其具备实现高阶辊型曲线能力,能够解决高阶板形问题。
上述技术虽应用广泛,但当轧辊内部加入电磁棒进行分段柔性辊凸度调控时,电磁线圈会在轧辊内部产生交变磁场进而产生感生涡流,使轧辊内部产生电流而生热。因此,工作辊内部温度场因上述各种因素耦合后变得尤为复杂,造成轧辊辊身不均匀热变形。在辊型电磁调控过程中,外置外部冷却装置可消除因轧制热产生的有害高阶辊型热凸度,同时也可协助RPECT轧辊构建目标辊型、长时间保持目标辊型,并具有辊型微尺度再调控能力。
此外,针对有时板带边缘未能完全将板形仪传感器完全覆盖,导致其反馈信号出现误差,另一方面由于压下机构向支撑辊两侧施加轧制力,并且轧机开启与停止时会出现较大的轧制力波动,这些因素都会产生边部减薄现象并且不能被板形仪准确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对轧辊局部热凸度进行灵活调控,形成良好的辊缝形状,并对板形仪边部未能识别部分进行补偿,最终改善整体板形的平坦度,轧制出高质量板带。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分段柔性调控辊型的新型轧机外冷装置,包括:弯式支撑辊喷射梁(1)、常开式喷射阀(2)、边部减薄喷射阀(3)、支撑辊(4)、上工作辊(5)、可控喷射阀(6)、弯式电磁调控轧辊喷射梁(7)、电磁调控轧辊(8)、电磁感应线圈(9)、电磁棒(10)、隔热装置(11)、外部控制仪(12)、变频电源(13);所述弯式电磁调控轧辊喷射梁(7)与弯式支撑辊喷射梁(1)非对称式安装在电磁调控轧辊(8)与支撑辊(4)表面,所述电磁调控轧辊喷射梁(7)通过控制电缆与外部控制仪(12)相连接,所述电磁调控轧辊喷射梁(7)安装至少三排可控喷射阀(6),弯式支撑辊喷射梁(1)安装至少三排常开式喷射阀(2)和边部减薄喷射阀(3),边部减薄喷射阀(3)对称安装于弯式支撑辊喷射梁(1)两侧至少各五列,所述电磁调控轧辊(8)带有中心通孔,通孔内设置若干个圆柱状电磁棒(10),所述圆柱状电磁棒(10)棒体开设圆槽,圆槽内缠绕电磁感应线圈(9),电磁棒(10)中间设置隔热装置(11),所述电磁感应线圈(9)电连接外部变频电源(13),所述上工作辊(5)与电磁调控轧辊(8)中间设置板带,所述支撑辊(4)对称设置于上工作辊(5)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弯式电磁调控轧辊冷却梁(7)上的可控喷射阀(6)上安装的喷嘴垂直于电磁调控轧辊(8)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弯式支撑辊喷射梁(1)上喷嘴垂直于支撑辊(4)表面,且均为常开式喷射阀上安装的喷嘴,所述弯式支撑辊喷射梁(1)两侧至少设置五列边部减薄喷射阀(3)上安装的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磨磨头智能调控系统
- 下一篇:工器具柜和工器具的智能借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