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14626.4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魏小林;李腾;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烟气 全干式 集尘 余热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包括与转炉的排气口连接的回收除尘管道,回收除尘管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颗粒粘附机构和集尘机构,回收除尘管道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换热机构,回收除尘管道的末端通过精除尘室连接有集气罐;集尘机构包括设置在回收除尘管道内部的两个相互层叠的过滤部件,两个过滤部件用于将一级降温过滤后的烟气进行二次过滤除尘,并且两个过滤部件通过相互交叉啮合的方式以将过滤部件和回收除尘管道上堆积的颗粒清理收集,两个过滤部件独立并且时也将回收除尘管道上的堆积颗粒进行清理;本方案集烟气过滤、筛板清理和烟气回收管道内壁清理于一体,实现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转炉按耐火材料分为酸性和碱性,按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有顶吹、底吹和侧吹;按气体种类为分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碱性氧气顶吹和顶底复吹转炉由于其生产速度快、产量大,单炉产量高、成本低、投资少,为使用最普遍的炼钢设备。转炉主要用于生产碳钢、合金钢及铜和镍的冶炼。
在炼钢过程中转炉会产生大量棕色烟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尘粒和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等,因此必须加以净化回收综合利用,以防止污染环境,其中从回收设备得到的氧化铁尘粒可以用来炼钢;一氧化碳可以作化工原料或燃料;烟气带出的热量可以副产水蒸气。
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除尘装置还存在的缺陷如下:
(1)转炉产生的高温热气中含有熔融态的氧化铁颗粒,氧化铁颗粒容易粘在余热回收除尘装置的管道内形成屏蔽层,影响对烟气热量回收的效率;
(2)氧化铁颗粒粘附在管道内壁,无法快速的清理,同时颗粒长时间堆积堵塞筛板,影响正常的烟气过滤操作。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氧化铁颗粒粘附在管道内壁,无法快速的清理,同时颗粒长时间堆积堵塞筛板,影响正常的烟气过滤操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与转炉的排气口连接的回收除尘管道,所述回收除尘管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颗粒粘附机构和集尘机构,所述回收除尘管道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换热机构,所述回收除尘管道的末端连接有精除尘室,所述精除尘室的出气口连接有集气罐;
所述集尘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收除尘管道内部的两个相互层叠的过滤部件,两个所述过滤部件用于将一级降温过滤后的烟气进行二次过滤除尘,并且两个所述过滤部件通过相互交叉啮合的方式以将所述过滤部件和所述回收除尘管道上堆积的颗粒清理收集,两个所述过滤部件相互独立并列时将所述回收除尘管道上的堆积颗粒进行清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部件包括两个平行并列分布的第一过滤层塔和第二过滤层塔,所述第一过滤层塔和第二过滤层塔相互独立工作,并且所述第一过滤层塔和第二过滤层塔通过相互交叉摩擦以清理所述第一过滤层塔和第二过滤层塔上的堆积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收除尘管道从下到上依次分为一级降温除尘段和二级降温集尘段,并且所述二级降温集尘段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过滤层塔和第二过滤层塔相互独立工作时的宽度之和,所述二级降温集尘段的上端面设有内嵌圆板,并且穿过所述内嵌圆板设有正对所述第一过滤层塔和第二过滤层塔的活动轴承,所述二级降温集尘段的下端面设有下沉凹槽,所述下沉凹槽内活动安装有被动转动圆环,所述第一过滤层塔和第二过滤层塔的下端通过活动轴承安装在所述被动转动圆环上,所述第一过滤层塔和第二过滤层塔分别通过所述活动轴承独立转动,所述内嵌圆板通过带动所述被动转动圆环旋转以将所述第一过滤层塔和所述第二过滤层塔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4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消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糯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