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超薄望远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13622.4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徐乾智;顾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3/02 | 分类号: | G02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理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3 | 代理人: | 刘慧宇 |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超薄 望远 结构 | ||
一种便携式超薄望远结构,属于成像光学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望远镜结构中存在体积较大、重量较沉,不方便长时间使用的问题,在基底透镜上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入射面、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第四反射面和出射面;光线经过入射面透射至第一反射面上,光线经第一反射面反射至第二反射面,光线经第二反射面反射至第三反射面,光线经过第三反射面反射到第四反射面上,光线再由第四反射面反射至出射面,再经出射面平行出射。该发明采用单片多表面光学结构,大大的缩短了轴向距离,完成了望远系统的小型化,并且可以达到与人眼完美配合的要求。比起传统的望远镜,本结构更加便于携带,同时也可以长时间使用,不需要手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镜头,特别涉及到一种便携式超薄望远结构,属于成像光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演唱会、歌剧院、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场地的不断扩建,买后排票的人几乎看不到台上的实况,很多人会选择使用望远镜。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望远镜一为是手持双筒望远镜,这类望远镜不但体积大,重量也十分沉重,不方便携带的同时无法长时间使用。因此,设计出一款便携式的望远结构,对于实际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单片多表面光学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可应用于小型化的结构。单片多表面光学结构仅由单片透镜组成,通过在结构中进行多次反射从而达到折叠光路、缩小结构轴向距离的目的。整个结构旋转对称,便于加工,在很薄的镜片里可以获得非常大的焦距,并得到良好的分辨率。
近年来望远结构的设计,结构的外形在不断缩小,更便于携带,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2020123673.7”,名称为:“一种易收纳的双筒望远镜”,该易收纳的双筒望远镜,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使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可以安装和拆卸,从而使双筒望远镜可以拆卸后分开携带,通过橡胶保护套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第二镜筒内,通过橡胶保护塞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第一镜筒内。该望远结构体积较大、重量较沉,不方便长时间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望远镜结构中存在体积较大、重量较沉,不方便长时间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超薄望远结构。它满足了望远结构对便携式、小型化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超薄望远结构,其特征是,在基底透镜上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入射面、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第四反射面和出射面;
光线经过入射面透射至第一反射面上,光线经第一反射面反射至第二反射面,光线经第二反射面反射至第三反射面,光线经过第三反射面反射到第四反射面上,光线再由第四反射面反射至出射面,再经出射面平行出射。
所述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面均通过在基底透镜的表面镀反射膜实现。
第一反射面为偶次非球面,光焦度为正,对进入结构内的光进行会聚;
第二反射面为偶次非球面,光焦度为负,对第一反射面会聚的光做简单的像差平衡处理;
第三反射面为偶次非球面,光焦度为正,对第二反射面发散的光继续进行会聚,进一步压缩进入结构的光线;
第四反射面为偶次非球面,光焦度为负,使出射光与光轴平行;
出射面为基底透镜的后表面,对经第四反射面的反射光线进行像差平衡并从结构内平行出射。
一种便携式超薄望远结构,其特征是,该结构在基底透镜上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入射面、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第四反射面、出射面和变焦目镜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