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准同生岩溶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03130.7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6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佘敏;沈安江;胡安平;乔占峰;张杰;张友;于洲;宋光永;陈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3/56;G01N15/08;G01N17/00;G01N23/046;G01N25/00;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薛平;周晓飞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岩储层准 岩溶 定量 评价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准同生岩溶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利用古温度和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含量恢复结果确定模拟实验温度和流体条件;
制备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样品,并进行分析得到溶蚀前的样品数据;
根据所述模拟实验温度和流体条件,利用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装置,对所述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样品进行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实验;
对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的产物进行分析,得到溶蚀后的实验数据;
根据溶蚀前及溶蚀后的样品数据,建立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特征评价模型;
在研究区目的层选定的剖面,利用磁化率和自然伽马数据划分出旋回地层,采用Fisher图解绘制海湖平面变化曲线,刻画出海湖平面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通过对比旋回地层所含的旋回与米氏旋回周期的比例关系,得到岁差周期及对应的旋回厚度;
统计研究区的年降雨量,获取年降雨量范围值;
利用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特征评价模型,依据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研究区目的岁差周期、旋回厚度及年降雨量范围值,得到研究区目的层准同生期溶蚀增孔量;
其中,根据溶蚀前及溶蚀后的样品数据,建立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特征评价模型,包括:
根据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样品溶蚀前及溶蚀后CT扫描的图像,建立碳酸盐岩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带和渗流带溶蚀特征图版及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特征评价模型;
利用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特征评价模型,依据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研究区目的岁差周期、旋回厚度及年降雨量范围值,得到研究区目的层准同生期溶蚀增孔量,包括:
利用下式计算研究区目的层准同生期溶蚀增孔量:
其中,φ为研究区目的层准同生期溶蚀增孔量,%;Q为研究区年平均降雨量,kg/m2;Y为研究区目的层岁差周期,103;D为模拟实验样品反应生成液溶蚀矿物量,10-6;L为岁差周期对应的旋回厚度,m;M为研究区目的层岩石样品单位体积重量,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准同生岩溶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古温度和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含量恢复结果确定模拟实验温度和流体条件,包括:
根据研究区目的层古纬度和盆地古高程恢复结果,获取目的层准同生期地表古温度,作为模拟实验温度;
根据研究区地质历史时期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恢复,确定目的层准同生期溶蚀模拟实验的流体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准同生岩溶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样品,并进行分析得到溶蚀前的样品数据,包括:
在研究区采集准同生溶蚀模拟样品,通过岩石薄片鉴定确定碳酸盐岩类型,利用X射线岩石全岩分析获取样品矿物组成与含量,制备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样品,烘干后进行溶蚀前孔隙度、渗透率分析和CT扫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准同生岩溶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模拟实验温度和流体条件,利用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装置,对所述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样品进行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实验,包括:
根据所述流体条件,配制饱和二氧化碳溶液;
在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装置中进行填装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样品,进行注水、升压,并根据所述模拟实验温度进行升温、恒温,待恒温恒压进行一定时间后,接取反应生成的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准同生岩溶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碳酸盐岩准同生期溶蚀模拟的产物进行分析,得到溶蚀后的实验数据,包括:
对样品进行溶蚀后CT扫描和孔隙度、渗透率分析,对接取的反应生成溶液进行离子组分和含量分析,得到溶液离子组分和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1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