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及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池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7480.7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3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明志南;沈丕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50;A24F40/5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雾化 装置 以及 用于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及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雾化器,容置腔中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设置于容置腔内壁与容置的雾化器之间;启动气道,启动气道一端作为进气口与进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气流传感器连通;气流传感器用于感应气流并控制电池组件为雾化器供电;其中,进气口高出容置腔的底部,从而使得进气通道的气流经过进气口。本发明通过在将进气通道与启动气道的进气口连接,使启动气道的进气口高出雾化器的底部,避免冷凝烟油用于重力作用流至启动气道,进而避免冷凝液堆积阻塞启动气道,避免冷凝液损坏气流传感器,延长了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及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一种电子烟,也称气雾生成装置,其包括烟弹和电池装置,电池装置中开设有收容腔,收容腔的底壁设有进气道,进气道中装设有咪头,进气道与外界连通,烟弹装设于收容腔,烟弹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烟弹中预存有烟油,烟油通过导油棉或多孔陶瓷到达发热丝或发热膜,发热丝或发热膜位于进气口的正上方,发热丝或发热膜连接电源,进气口位于进气道正上方,使用时,外界空气从进气道向上流动,触发传感器工作,沿着进气道向上进入进气口,发热丝或发热膜将烟油雾化,空气将雾化后的烟油带走。
由于目前市面的大部分电子烟产品的启动气道是从收容腔的底壁,即烟弹底面直接垂直导入传感器,未被带走的烟油冷却形成冷凝液进入启动气道,长期堆积会阻塞启动气道,导致传感器无法检测到气流。冷凝液浸润传感器,造成传感器损坏,无法启动。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及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池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烟油阻塞启动气道,损坏传感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池装置,电池装置能向雾化器提供电能以使雾化器加热雾化烟油,该电池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雾化器,容置腔中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设置于容置腔内壁与容置的雾化器之间;启动气道,启动气道一端作为进气口与进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气流传感器连通;气流传感器用于感应气流并控制电池组件为雾化器供电;其中,进气口高出容置腔的底部,从而使得进气通道的气流经过进气口。
其中,启动气道为弯折结构,启动气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的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第三段的一端与气流传感器连通,第二段将第一段与第三段连通;其中,第一段垂直于雾化器插入容置腔的方向。
其中,第二段与雾化器插入容置腔的方向平行设置。
其中,第二段围绕容置腔的内壁螺旋设置。
其中,容置腔内壁上设置有导气槽,导气槽与插入容置腔的雾化器的部分外壁形成进气通道。
其中,进气通道为进气管,进气管设置于插入容置腔的雾化器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
其中,进气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第一开口与雾化器的外壁相对设置,凹槽的底壁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将进气通道与启动气道连通。
其中,第二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一开口的宽度。
其中,启动气道为导管,导管靠近进气通道的一端与凹槽的底部连接。
其中,导管靠近进气管道一端的直径与第二开口的宽度相等。
其中,启动气道为金属管。
其中,启动气道为内径小于1mm的不锈钢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上述权利要求1-12的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池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7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