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7248.3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何颖;马佰钰;牛泽群;逯再林;边可;侯洪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0;E03F5/10;E03F5/14;B01D29/03;B01D29/96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洪生;李洪福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两侧 辅助 排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包括:排水部和缓冲部,所述排水部包括排水仓和排水管路,所述排水仓呈条状箱体结构,所述排水仓的上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仓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排水孔处;所述缓冲部为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呈箱体结构,所述缓冲水箱的进水侧设有缓冲进水口,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侧设有缓冲出水口,所述进水侧和所述出水侧互为对侧,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进水口通过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排水仓相连,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出水口与下水道相连,本发明主要利用在排水仓与下水道之间增设缓冲水箱,从而起到有效缓解下水道排水压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城市排水大多使用道路排水的方式,通常路面水按路面的坡度状况汇流至街沟,再由街沟经雨水口流入连接管,由连接管经检査井进人排水干管,然后由排水干管的出水口排放至附近江、湖、海等水体。大体分为如下两个设计。
第一类设计通常采用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路段,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
第二类排水是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
通过一定的现实情况考证,应用上述两种的城市道路路面水排水不是及时迅速流畅,使得积水堆积在路面上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城市道路路面排水只能靠道路倾角向两边进行排水,通过沿着路边排进下水管道。单一排水的方式令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造成较大压力,如遇暴雨天气城市排水系统易崩溃导致路面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交通主干道路的通行使至交通出现瘫痪道路严重积水的情况,影响人们出行。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的排水方式存在排水不及时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本发明主要利用在排水仓与下水道之间增设缓冲水箱,从而起到有效缓解下水道排水压力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部和缓冲部,所述排水部包括排水仓和排水管路,所述排水仓呈条状箱体结构,所述排水仓的上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仓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排水孔处;所述缓冲部为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呈箱体结构,所述缓冲水箱的进水侧设有缓冲进水口,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侧设有缓冲出水口,所述进水侧和所述出水侧互为对侧,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进水口通过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排水仓相连,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出水口与下水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进水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出水口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仓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缓冲水箱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所述排水仓与每个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进水口之间为并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仓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所述排水仓的对角线上将所述排水仓分割为排水仓Ⅰ和排水仓Ⅱ,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排水仓Ⅰ的上端面,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排水仓Ⅱ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的板面上设有均匀排布的条形滤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推拉隔板,所述推拉隔板上设有把手。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通过在排水仓与下水道之间增设缓冲水箱,起到了减小下水道压力的作用。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通过倾斜放置的过滤板起到了防止杂物堵塞所有的过滤孔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科技学院,未经大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7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