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记录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95892.7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8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川;赵明生;文远松;余超;何锋;杨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利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H04N5/232;B08B5/02;B08B17/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bim 技术 建筑 信息 记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利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记录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套筒(3),所述连接套筒(3)内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动力输出端和连接套筒(3)内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的下端和支撑柱(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盘(5),所述托盘(5)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台(16),所述支撑柱(1)上端位于连接台(1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0),所述托盘(5)的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所述托盘(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9),所述托盘(5)右侧固定连接有U型结构的防护罩(8),所述摄像头(9)位于防护罩(8)内,所述防护罩(8)的左侧和连接柱(6)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板(10),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中空,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和第一电机(4)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柱(1)的侧端环形排列有四个滑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26),所述螺杆(26)上螺纹连接有连接环(24),所述支撑柱(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驱动环(22),所述连接环(24)和驱动环(22)之间环形排列有四个固定板(25),每个所述固定板(25)的两端都分别和连接环(24)和驱动环(2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固定板(25)中间都穿过滑道(2),每个所述固定板(25)都和滑道(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两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21),所述移动板(21)为T型结构, 所述移动板(21)的T型结构位于连接件(20)的内径中,所述移动板(21)的和连接件(20)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缠绕在移动板(21)上,所述移动板(21)和驱动环(22)的侧端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杆(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16)为圆环结构,所述连接台(16)的内壁上环形排列有连接轮齿(17),所述连接件(20)的两侧设有弧形板(18),所述弧形板(18)的弧度和连接台(16)的弧度相同,所述弧形板(18)的外侧壁上环形排列有卡接轮齿(19),所述卡接轮齿(19)和连接轮齿(17)啮合连接,所述弧形板(18)的内壁和移动板(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10)的左侧设有进风口(11),所述进风口(11)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所述进风口(11)中间设有风扇(13),所述通风板(10)中间设有通风道(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1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环(15),所述通风环(15)的中间设有连接槽(27),所述连接槽(27)和通风道(14)连通,所述通风环(15)的内径和侧端都环形排列有通风孔(28),内径处所述通风孔(28)倾斜对准摄像头(9)的镜头,侧端处所述通风孔(28)倾斜对准通风环(15)的中心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BIM的模型在指定位置设置记录点,安装支撑柱(1),在支撑柱(1)内设置第二电机(23)和螺杆(26);
步骤二:支撑柱(1)固定后,将连接环(24)安装到螺杆(26)上,驱动环(22)位于支撑柱(1)的外侧,固定板(25)卡接在滑道(2)中间,然后将连接套筒(3)、托盘(5)和第一电机(4)安装到支撑柱(1)中间,第一电机(4)能带动连接套筒(3)在支撑柱(1)上转动;
步骤三:将摄像头(9)安装到防护罩(8)内部,将通风环(15)的安装到摄像头(9)的前方,将通风环(15)内径中的通风孔(28)对准摄像头(9)的镜头;
步骤四:第二电机(23)带动连接套筒(3)、托盘(5)和摄像头(9)转动,对摄像头(9)的位置进行调整,对摄像头(9)的摄像角度进行改变,使得摄像头(9)能对建筑的不同位置进行摄像记录;
步骤五:在摄像头(9)转动完成后,第二电机(23)带动螺杆(26)转动,螺杆(26)带动连接环(24)和驱动环(22)向上移动,驱动环(22)在移动时带动连杆(7)旋转,连杆(7)推动移动板(21)和弧形板(18)移动,弧形板(18)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将连接轮齿(17)和卡接轮齿(19)连接在一起,对托盘(5)进行限制,对摄像头(9)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被风力带动摄像头(9)摇晃和偏移;
步骤六:风扇(13)转动将空气吸入再顺着通风道(14)流入通风环(15)中,由通风孔(28)喷出,对摄像头(9)的镜头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利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保利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8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