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电缆熔接式模塑直通接头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1044.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柱;郑道江;范玉林;赵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8 | 分类号: | H02G15/188;H02G1/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志龙;蔡学俊 |
地址: | 350107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竹岐***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电缆 熔接 式模塑 直通 接头 及其 制作 工艺 | ||
一种交联电缆熔接式模塑直通接头,包括两根电缆,两根电缆的缆芯之间通过热熔部连接,所述热熔部外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热熔部屏蔽层、热熔部绝缘层与热熔部半导电层,所述热熔部屏蔽层将热熔部与两根缆芯的裸露部分完全包裹,两根电缆的缆芯屏蔽层通过热熔部屏蔽层相连,所述热熔部绝缘层将热熔部屏蔽层完全包裹,两根电缆的缆芯绝缘层通过热熔部绝缘层相连,所述热熔部半导电层完全包裹热熔部绝缘层。本发明还公布了该直通接头的制作工艺。完成后的接头与原电缆结构完全一致并且成为一个整体,消除了传统接头与电缆之间因为材质不同、存在活动界面等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运行事故,大大提高了电气可靠性,从而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接头事故多发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电缆熔接式模塑直通接头。
背景技术
交联电缆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简称,适用于工频交流电压500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中。目前,我国的高压电缆绝大部分都采用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但是由于生产运输条件限制,单根交联电缆的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电路铺设过程中的使用需求。所以在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多根交联电缆首尾相连。
目前现有的电缆接头往往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通常无法达到普通电缆的电气性能,成为电网中的薄弱点,时常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联电缆熔接式模塑直通接头,该接头能使接头处的电气性能与普通电缆的电气性能达成一致,避免事故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交联电缆熔接式模塑直通接头,包括两根待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缆芯、缆芯屏蔽层、缆芯绝缘层、电缆半导电层、铜屏蔽层、内护套、铠装层与外护套,两根缆芯之间通过热熔部连接,所述热熔部外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热熔部屏蔽层、热熔部绝缘层与热熔部半导电层,所述热熔部屏蔽层将热熔部与两根缆芯的裸露部分完全包裹,两根电缆的缆芯屏蔽层通过热熔部屏蔽层相连,所述热熔部绝缘层将热熔部屏蔽层完全包裹,两根电缆的缆芯绝缘层通过热熔部绝缘层相连,所述热熔部半导电层完全包裹热熔部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部半导电层外还包覆有铜网套,两根电缆的铜屏蔽层通过铜网套相连,所述铜网套与铜屏蔽层之间还连有第一接地线。
进一步地,所述铜屏蔽层上套设有第一恒力弹簧,所述铜网套通过第一恒力弹簧压在铜屏蔽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铜网套外还包覆有防水胶带层,两根电缆的内护套通过防水胶带层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胶带层外还包覆有镀锡铜编织带层,两根电缆的铠装层通过镀锡铜编织带层相连,所述镀锡铜编织带层外还包覆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防水胶带与铠装带绕包成型,两根电缆的外护套通过防护层相连。
进一步地,两根电缆的铠装层之间连接有第二接地线,所述铠装层上设置有第二恒力弹簧,所述第二接地线通过第二恒力弹簧压在铠装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部与缆芯直径相同,所述热熔部与缆芯的电阻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部屏蔽层与缆芯屏蔽层的连接方式为熔接,所述热熔部绝缘层与缆芯绝缘层的连接方式为熔接。
一种基于交联电缆熔接式模塑直通接头的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1)电缆剥切:
A . 将两根电缆校直摆正,剥切电缆外护套;
B . 分别擦洗两根电缆剩余外护套的端部;
C . 从外护套断口处往外留取不少于10mm钢铠层,用第二恒力弹簧固定,其余切除;
D . 从钢铠层断口处向外留取不少于30mm内护套,剥除其余内护套及填充物;
(2)电缆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