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柱倒插组合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9586.6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魏自强;张力;陈小帆;桂兵;王刚;丁文轩;周文武;杨柏松;冯乐鹏;周谢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13/02;E04C5/16;E04B1/35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倒插 组合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框架柱倒插组合系统,包括承台、若干套管、两个缆风绳定位锚固件、上部框架柱、柱钢模、两根缆风绳,其特征在于:在承台的两个桩基础之间精准定位每个套管,浇筑混凝土形成承台,两个缆风绳定位锚固件分别预埋在承台的混凝土内,上部框架柱的钢筋笼与柱钢模整体合模,且上部框架柱的钢筋笼内每根纵向钢筋对应插入预埋的带有灌浆的套管内,两根缆风绳两端分别与两个缆风绳定位锚固件和柱钢模上的两个吊点锚固件相连,对上部框架柱的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框架柱。
2.一种框架柱倒插组合系统,包括承台、若干套管、矮柱、两个缆风绳定位锚固件、上部框架柱、柱钢模、四根缆风绳,其特征在于:矮柱的钢筋笼设置在承台的两个桩基础之间,在矮柱的钢筋笼内精准定位每个套管,浇筑混凝土形成承台和矮柱,两个缆风绳定位锚固件分别预埋在承台的混凝土内,上部框架柱的钢筋笼与柱钢模整体合模,且上部框架柱的钢筋笼内每根纵向钢筋对应插入预埋的带有灌浆的套管内,两根缆风绳两端分别与四根缆风绳定位锚固件和柱钢模上的两个吊点锚固件相连,对上部框架柱的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框架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柱倒插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钢模为定型化的柱钢模,由两片定型化钢模板组成,上部框架柱的钢筋笼放进两片定型化钢模板内,整体合模封闭吊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柱倒插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底部需进行封底,且插入承台长度不小于上部框架柱的纵筋锚固长度+5cm,套管定位同柱纵筋,灌浆料在上部框架柱钢筋插入套管前两小时内进行灌入套管内,对定型化钢模底部进行砂浆封堵,定型化钢模顶部设置安全防护。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柱倒插组合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进行:
(1)将若干套管精准定位预埋在两个桩基础之间,套管埋入承台长度为上部框架柱纵向钢筋锚固长度+5cm,对套管底部进行封底,采用定位钢筋并对套管进固定,浇筑承台混凝土;
(2)割除外露承台的套管,绑扎上部框架柱钢筋,采用柱钢模对上部框架柱进行整体合模封闭,在上部框架柱的钢筋笼吊装前两小时内,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进行预留套管灌浆;
(3)利用汽车吊将整体合模封闭的上部框架柱分段整体提升与地面成90度角,采用人工辅助将上部框架柱钢筋插入承台的套管内,对外漏灌浆料进行清理,利用两根缆风绳将上部框架柱固定在承台上的两个缆风绳定位锚固件上,采用两组测量仪器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位同时校正上部框架柱,校正无误后固定,采用汽车泵在柱钢模的操作平台上浇筑上部框架柱,上部框架柱成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缆风绳和柱钢模。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柱倒插组合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矮柱的钢筋笼放置在承台的两个桩基础之间,在矮柱的钢筋笼内精准定位预埋若干套管,套管埋入承台长度为上部框架柱纵向钢筋锚固长度+5cm,对套管底部进行封底,采用定位钢筋并对套管进固定,浇筑混凝土形成承台和矮柱;
(2)割除外露矮柱的套管,绑扎上部框架柱钢筋,采用柱钢模对上部框架柱进行整体合模封闭,在上部框架柱的钢筋笼吊装前两小时内,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进行预留套管灌浆;
(3)利用汽车吊将整体合模封闭的上部框架柱分段整体提升与地面成90度角,采用人工辅助将上部框架柱钢筋插入承台上矮柱的套管内,对外漏灌浆料进行清理,利用两根缆风绳将上部框架柱固定在承台上的两个缆风绳定位锚固件上,采用两组测量仪器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位同时校正上部框架柱,校正无误后固定,采用汽车泵在柱钢模的操作平台上浇筑上部框架柱,上部框架柱成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缆风绳和柱钢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95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