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视觉缺陷检测过程中的剔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5288.X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波;张星星;董豪;杨静;朱书德;王铮;段仲静;王军;于丽娅;袁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李勇 |
| 地址: | 55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视觉 缺陷 检测 过程 中的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视觉缺陷检测过程中的剔废装置,包括:遮光室和检测盘,检测盘内设置有视觉系统摄像头,遮光室用以为视觉系统摄像头提供光源,检测盘用以旋转移动胶囊,视觉系统摄像头用以检测和识别胶囊缺陷;下料架,其与检测盘连接,用以搬运胶囊;传送带,其与下料架连接,用以进行运输胶囊;吹嘴,其设置在传送带的一侧,用以根据视觉系统摄像头传递过来的胶囊缺陷信息进行吹嘴作业,将视觉系统摄像头检测到的缺陷胶囊吹落。从而能够通过视觉系统摄像头对胶囊外观进行全面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吹嘴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进行吹嘴作业,自动化程度高且筛选合格率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剔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囊视觉缺陷检测过程中的剔废装置。
背景技术
胶囊具有保护粉末状药物不在口腔中被分解、避免药物对消化器官和呼吸道的损伤以及便利易用等优点,是在胶囊壳制造商生产销售至医药公司,经由制药产线上对胶囊壳进行药物填充后的成品,因此胶囊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胶囊成品的质量。
在胶囊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制约容易产生各类缺陷,如造成胶囊混批、变形、未切体、切裂、双沾、短体、切屑、劈裂、嵌套、坏沾、顶凹、薄点、双帽、锁合、短帽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胶囊质量,导致胶囊失去容器作用或药剂量过低,因此缺陷胶囊的剔废成为胶囊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生产工序之一。
目前,已经有一些胶囊剔废装置,但不能进行全面的胶囊外形检测,效率和准确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无法工业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囊视觉缺陷检测过程中的剔废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囊视觉缺陷检测过程中的剔废装置,包括:遮光室和检测盘,所述遮光室和所述检测盘连接,所述检测盘内设置有视觉系统摄像头,所述遮光室用以为所述视觉系统摄像头提供光源,所述检测盘用以旋转移动胶囊,所述视觉系统摄像头用以检测和识别胶囊缺陷,并将检测识别的胶囊缺陷信息进行传递;下料架,所述下料架与所述检测盘连接,所述下料架用以搬运胶囊;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下料架连接,用以进行运输胶囊;吹嘴,所述吹嘴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用以根据所述视觉系统摄像头传递过来的胶囊缺陷信息进行吹嘴作业,将所述视觉系统摄像头检测到的缺陷胶囊吹落。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架包括下料刷和下料漏斗,所述下料刷与所述下料漏斗刚性连接,所述下料刷用以将所述检测上的胶囊扫入所述下料漏斗,所述下料漏斗由于重力作业将胶囊运输至所述传送带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废料箱,所述废料箱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侧,与所述吹嘴相对于所述传送带对称布置,所述废料箱用以收集所述吹嘴吹落的缺陷胶囊。
进一步地,还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检测盘的下方,与所传送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收集箱用以收集合格胶囊。
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和所述吹嘴的上方,用以防止胶囊飞溅。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序箱,所述排序箱与所述遮光室连接,与所述下料架相对于所述检测盘对称布置,所述排序箱用以进行胶囊排序。
进一步地,所述排序箱包括振动器和滑道,所述振动器横向贯穿所述排序箱,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排序箱的一侧与所述检测盘连接,所述振动器通过振动使胶囊有序排列,所述滑道用以将胶囊从所述排序箱有序运输至所述检测盘。
进一步地,还包括投料盖,所述投料盖设置在所述排序箱上方,所述投料盖上设置有两个投料孔,所述投料盖通过所述投料孔进行投料。
进一步地,还包括筛选架,所述筛选架分别与所述排序箱、所述遮光室、所述检测盘、所述下料架、所述挡板、所述传送带、所述废料箱、所述收集箱和所述吹嘴连接,用以放置所述排序箱、所述遮光室、所述检测盘、所述下料架、所述挡板、所述传送带、所述废料箱、所述收集箱和所述吹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52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