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线缆智能化检测的快速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4300.5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一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G01R31/52;G01R31/54;G01R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徐民奎 |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高新区25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线缆 智能化 检测 快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缆智能化检测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接口控制模块、功能选择模块和状态输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模块、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源处理输出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处理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处理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外接负载供电。本发明集短接环回、开断、测试功能于一体,总体缩短了故障线缆的排查时间,节约人力资源,大幅度提升了线缆排查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线缆智能化检测的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缆可能会由于电缆质量,施工质量,电缆管理等方面因素导致电缆故障,包括低阻故障,高阻故障,开路故障等。由于电力电缆的故障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在电力电缆发生故障时要尽快对故障点进行检测排查并及时消除。
目前的线缆故障检测难度高,使得工作效率低下。针对如何智能有效地检测出线缆的故障方式,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提出一种简便高效的电路结构。
发明内容
基于存在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缆智能化检测的快速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实时检测电缆故障,快速分辨故障位置,且准确性高,便于安装、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线缆智能化检测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接口控制模块、功能选择模块和状态输出模块;
所述接口控制模块为继电器开关模块,所述继电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基于信号线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引出第一电导线,所述第一电导线的一端设置有专用2M测试接头;
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功能选择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状态输出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模块、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源处理输出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处理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处理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外接负载供电。
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STC89C52RC的控制芯片。
电源输入模块包括排针ACN、排针ACL、电阻R1-电阻R4、电容C1,排针ACN的脚1与脚2相连后连接到电阻R2的输入端,并连接到电阻R4的输入端和电阻R3的输入端,电阻R2的输出端连接到电阻R1的输入端,电阻R1的输出端与电阻R3的输出端相连后接回到排针ACL的脚1;所述电阻R4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1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输出端接到输出端子a,并连接到电容C1的输入端,电容C1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2的输入端,并接地,二极管D2的输出端接回到ACL的脚1。
作为优选,所述功能选择模块包括第一按键开关和第二按键开关,所述第一按键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按键开关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按键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按键开关的另一端直接接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通信链路为电缆外层屏蔽层,在检测出屏蔽层出现故障后提前解决屏蔽层存在的故障,可以提取消除引发电缆故障的因素;且本发明利用专用的2M测试接头与2M线缆的2M端子相耦合,通过已写入测试程序的控制芯片对接入的2M线缆实现快速智能的短接环回测试或者开断测试,与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相比,极大地降低工作难度,减少开销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所述检测电路还提供了多用途扩展接口,以适应不同接头类型的线缆进行测试工作,使得所述检测电路具备通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以下描述: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接口控制模块、功能选择模块和状态输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一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一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4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监视系统软件测试平台
- 下一篇:存储器、存储器的制造方法以及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