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硬件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59859.9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2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向平叶;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鹏城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H04L1/1867 | 分类号: | H04L1/1867;H04L1/1829;H04L1/1812;H04L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王韬 |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硬件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硬件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当前业务特性对应的初始重复传输次数,并发送给终端;接收终端以所述初始重复传输次数为限依序发送的传输块;对接收到的传输块进行校验,当校验结果中首次出现确认字符,获得所述确认字符在校验结果集合中对应的序号;其中,所述校验结果集合由所述校验结果组成;根据所述序号和所述初始重复传输次数的关系对重复传输次数进行调整。减少或避免因重复次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冗余传输时延或者重复的调度时延和重传时延,有效保证在满足业务可靠性的前提下使用最低时延的传输,同时优化映射关系数据库,使得后续的类似传输时延更小和更具有确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硬件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面向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已成为全球研发热点。在Release 16(Rel-16)中,5G明确需要支持的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场景包括工厂自动化、自动驾驶和电力行业自动化,这些应用场景对时延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URLLC场景对网络的时延和可靠性要求看,Rel-16支持的这些场景,要求1ms的端到端的网络时延(无线侧的时延需要达到0.5-1ms)以及99.9999%的业务可靠性。为保证覆盖和较短传输时间内传输低时延超高可靠的业务,通信节点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时隙重复发送同一个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在Release 15(Rel-15)的标准中重复传输次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通知,而在Release 16的标准制定过程中,允许重复传输次数通过高层信令RRC指示,或者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即使现有协议提出重复多次传输同一个TB,可通过RRC或DCI通知终端免授权传输块的传输次数,但这种重复传输次数的设置和选择却没有规定,若重复传输次数设置过大,则增加冗余传输时延,若重复传输次数设置过小,则会导致重复传输的可靠性低,在不满足可靠性的时候,基站调度终端重传,这样会增加调度时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减少或避免因重复次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冗余传输时延或者重复的调度时延和重传时延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当前业务特性对应的初始重复传输次数,并发送给终端;
接收终端以所述初始重复传输次数为限依序发送的传输块;
对接收到的传输块进行校验,当校验结果中首次出现确认字符,获得所述确认字符在校验结果集合中对应的序号;其中,所述校验结果集合由所述校验结果组成;
根据所述序号和所述初始重复传输次数的关系对重复传输次数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当前业务特性对应的初始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构建多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映射关系集合;所述数据传输映射关系集合是多个场景的数据传输映射关系组合而成;
根据终端服务场景和需求,从所述数据传输映射关系集合中获取对应的子集;
根据信干噪比、调制编码方式,从所述数据传输映射关系集合中选择初始重复传输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信干噪比、调制编码方式,从所述数据传输映射关系集合中选择初始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基于当前业务特性对应的数据传输映射关系集合中的子集,确定当前业务的信干噪比位于所述子集中信干噪比对应的区间,选择左界信干噪比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为候选初始重复传输次数;其中所述区间为左闭右开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鹏城实验室,未经鹏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