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压缩机排气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59443.7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聂军;阙沛祯;周瑜;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3/00 | 分类号: | F04C23/00;F04C29/12;F04C29/00;F04C18/35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杨树民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压缩机 排气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滚子、曲轴、上隔板和下法兰,所述滚子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滚子上设有与排气口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阀片,所述曲轴的偏心部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第一排气通道,所述上隔板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所述下法兰的上端设有与安装槽配合的第三排气通道。可实现双缸至少六个排气口,大大降低压缩机的排气阻力,尤其是高频排气阻力。由于滚子内部开设了阀片槽,滚子质量降低,致使平衡块的质量降低,从而降低了曲轴挠度和压缩机的振动,从而提高了压缩机可靠性。由于排气面积的增大从而满足了大排量压缩机的排气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压缩机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多联机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对能力范围的不断提高,各空调厂家都在开发大排量甚至超大排量的转子式压缩机,因为转子式压缩机与涡旋压缩机比较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而在大排量及超大排量压缩机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冷媒流量特别大导致高频能效衰减严重,高频噪声与振动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压缩机结构限制问题,排气口数量有限,同时,考虑到排气阀片的可靠性问题,排气口直径不能过大,这就导致了高频运行情况下,排气阻力大,压缩机功耗上升,与此同时,冷媒流阻大,冷媒内压力梯度增大,噪声升高,且冷媒对泵体的激励增大,易激发泵体的模态造成振动急剧增大。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缸双排气和双缸四排气,但是对于超大排量压缩机而言,排气面积仍然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压缩机排气结构,可实现双缸至少六个排气口,大大降低压缩机的排气阻力,尤其是高频排气阻力。由于滚子内部开设了阀片槽,滚子质量降低,致使平衡块的质量降低,从而降低了曲轴挠度和压缩机的振动,从而提高了压缩机可靠性。由于排气面积的增大从而满足了大排量压缩机的排气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滚子、曲轴、上隔板和下法兰,所述滚子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滚子上设有与排气口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阀片,所述曲轴的偏心部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第一排气通道,所述上隔板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所述下法兰的上端设有与安装槽配合的第三排气通道。
优选的,所述曲轴的上偏心部的第一排气通道轴向设置于靠近所述上隔板一侧,所述曲轴的下偏心部第一排气通道轴向设置于所述下法兰一侧。
优选的,所述上隔板的下方设有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轴向设置于靠近所述曲轴的上偏心部一侧,第二排气通道与空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法兰的外部设有下消音器,下法兰与所述下消音器形成空腔的径向通道,所述第三排气通道轴向设置于靠近所述曲轴的下偏心部一侧,第三排气通道与径向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第三排气通道均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滚子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套在内圈的外部,所述安装槽摄于内圈与外圈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片的一侧连有阀片挡板,所述第一阀片挡板通过螺钉与滚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实现双缸至少六个排气口,大大降低压缩机的排气阻力,尤其是高频排气阻力。由于滚子内部开设了阀片槽,滚子质量降低,致使平衡块的质量降低,从而降低了曲轴挠度和压缩机的振动,从而提高了压缩机可靠性。由于排气面积的增大从而满足了大排量压缩机的排气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4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