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睡眠监测带及睡眠呼吸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3013.4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模信;许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慧光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20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万振雄;罗蔓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临空经济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睡眠 监测 呼吸 方法 | ||
1.一种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状基材层,所述带状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温/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
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所述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电路板,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监测用户的温度变化量、呼吸、心率中至少之一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压感变阻元件,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关于所述带状基材层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多个所述压感变阻元件,所述带状基材层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沿所述长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或者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包括铜感应模块,和/或,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包括康铜感应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通过并联连接的两根导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构成四线测量电路;
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均通过并联连接的两根导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构成四线测量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基材层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或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包括线条状主体,所述线条状主体沿所述长条状结构的宽度方向往复弯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监测带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设置于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或所述压感变阻元件背离所述带状基材层的一侧。
8.一种睡眠呼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呼吸监测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睡眠监测带执行,所述睡眠呼吸监测方法包括:
温度监测: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受温度变化影响发生的电阻变化监测得到用户的温度变化量;
呼吸/心跳监测: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压感变阻元件的压力变化规律监测得到用户的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睡眠呼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步骤中,用户的温度变化量T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确定:
ΔTemp=(R1-R0)/(R0*TCR)
其中,R0是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的初始测量阻值,R1是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受温度影响变化后的电阻值,TCR是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温感系数,ΔTemp是温度变化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睡眠呼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步骤中,利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每1s至60s采集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并计算确定ΔTemp,如果ΔTemp在预定时间内发生了急剧下降,则判断用户发生了翻身或者起夜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慧光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慧光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30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