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滞留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4743.8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潘俊奎;刘燕;路畅;张琪;张思捷;伍毅;文江林;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4;E03F3/04;E03F5/10;A01G22/00;A01G24/10;A01G24/12;A01G24/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滞留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滞留系统,包括滞留池本体和蓄水池,所述滞留池本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向蓄水池排水的出水管;所述滞留池本体包括滞留区、砾石承托区以及设置于滞留区与砾石承托区之间的缓流区,缓流区用于延缓滞留区中的污水流入所述蓄水池,本技术方案的生物滞留系统采用“井字型”分块单元将生物滞留池上层种植土填料进行分块,并交替性的填充高渗透、强吸附性填料,不仅保留了种植土用于种植植物的功能,也可在高强度降雨时,分块单元优先贮存部分雨水,并进行横向及纵向入渗,显著提高设施在极端暴雨条件下的抗溢流能力,提高雨水径流滞蓄能力、水质净化能力及预防颗粒物堵塞的优点,同时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显著提升设施的养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滞留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滞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透水地面急剧增加,导致降雨的汇流时间缩短、汇流水量增大,造成城市水涝灾害频发,同时,不透水地表累积的大量污染物在降雨的淋溶、冲刷作用下进入雨水径流,最终排入天然水体,造成水环境的严重恶化。为此,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强调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及自然净化,恢复城市水文生态环境。生物滞留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措施,不仅可同时解决水文及水质问题,也具有景观效果优及布置灵活的特点,在国内外城市道路、小区、停车场等的雨水生态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雨水生态处置措施,现有的生物滞留设施也面临以下方面的局限性,(1)为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对径流污染物的有效去除,生物滞留设施种植土层的渗透能力一般不宜过大,因此,在高强度降雨情况下,雨水径流来不及入渗,易导致设施发生溢流,不仅不能有效净化水质,雨洪问题也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2)雨水径流中通常含有较高含量的固体颗粒物,固体颗粒物在生物滞留设施表面大量累积,导致土壤填料发生堵塞,造成渗透性能降低,制约设施的使用寿命;(3)由于径流水质、水量变化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现有生物滞留设施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去除率波动范围较大,特别是对氮的去除效果不甚理想。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生物滞留系统,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的生物滞留系统,采用“井字型”分块单元将生物滞留池上层一定高度的种植土填料进行分块,并交替性的填充高渗透、强吸附性填料,这样不仅保留了种植土用于种植植物的功能,同时,在高强度降雨时,填充高渗透、强吸附性填料的分块单元可优先贮存部分雨水,并进行横向及纵向入渗,可显著提高设施在极端暴雨条件下的抗溢流能力。当雨水径流滞留在高渗透、强吸附性填料的分块单元中并缓慢向种植土层中入渗时,可增加污染物和吸附填料的接触时间,提高设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另外,雨水径流滞留在高渗透、强吸附性填料的分块单元中,可形成一定的厌氧空间,在种植土提供碳源的条件下,有效增强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
一种生物滞留系统,包括滞留池本体和蓄水池,所述滞留池本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向蓄水池排水的出水管;所述滞留池本体包括滞留区、砾石承托区以及设置于滞留区与砾石承托区之间的缓流区,缓流区用于延缓滞留区中的污水流入所述蓄水池。
进一步,所述滞留区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砂滤层、设置于砂滤层上的种植土层以及设置于种植土层上的“井”字支撑板;所述“井”字支撑板内形成多个安装格,所述每个安装格内均填充有种植土或复合填料。
进一步,所述滞留区顶部设置有覆盖层;所述滞留区内设置有用于导流的溢流排水管,所述溢流排水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种植土层、安装格和覆盖层并沿竖直方向高于覆盖层200-250mm。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包括设置于砾石承托区底部的引流段和与引流段连接设置并用于向蓄水池排水的蓄水导流段,蓄水导流段的出水端高度高于引流段的安装高度。
进一步,所述引流段横截面整体呈倒“Ω”字型,所述引流段上端设置有锥形开口,引流段的出水端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4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皮加工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吸水的纸尿裤芯体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