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互联网调度与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9326.4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高新云制造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张海燕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互联网 调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能源互联网调度与控制方法。本发明中,利用云终端作为控制端和各能源站之间的信息互通平台,利用能源路由器收集内燃机溴化锂机工艺子系统、燃气轮机溴化锂机工艺子系统、空气源热泵工艺子系统、离心热泵工艺子系统、离心冷机工艺子系统、大蓄能水罐工艺子系统、冷却塔工艺子系统、复叠式制热工艺子系统、补水工艺子系统及用户站的能源信息后,与控制端进行能源资源互通,同时,利用工业电脑实现对内燃机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离心热泵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大蓄能水罐、冷却塔机组、补水泵、一次泵、二次泵、能源站阀门及用户站阀门的控制,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源互联网调度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互联网就是使能源(电能)可以通过能量路由器像互联网中的信息一样按需自由双向传输,实现网络的平稳运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共享性和流动的灵活性。要达到上述目的,需要通信系统网络相关信息的控制和辅助。信息通信系统与基本电力系统的结合产生了能源互联网,现有的能源互联网无法实现有效的远程能源调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能源互联网调度与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互联网调度与控制方法,利用云终端作为控制端和各能源站之间的信息互通平台,利用能源路由器收集内燃机溴化锂机工艺子系统、燃气轮机溴化锂机工艺子系统、空气源热泵工艺子系统、离心热泵工艺子系统、离心冷机工艺子系统、大蓄能水罐工艺子系统、冷却塔工艺子系统、复叠式制热工艺子系统、补水工艺子系统及用户站的能源信息后,与控制端进行能源资源互通,同时,利用工业电脑实现对内燃机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离心热泵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大蓄能水罐、冷却塔机组、补水泵、一次泵、二次泵、能源站阀门及用户站阀门的控制,操作方便,适宜推广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源互联网调度与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端、云终端和各个能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端包括控制端主机和网络路由器,控制端主机利用网络路由器与云终端建立网络连接;
2.能源站包括能源站主机、网络路由器、能源路由器和能量控制的工业电脑,能源站主机利用网络路由器与云终端建立网络连接,能源路由器通过线路连接能源站主机,工业电脑通过线路连接能源站主机;
云终端处理程序编辑:将于云终端建立网络连接的各个能源站进行排序编码后,建立信息汇总模块、信息分析模块和指令发送模块,建立控制端与各个能源站之间信息连通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工业电脑通过线路连接各能源站的设备控制线路,设备控制线路包括内燃机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离心热泵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大蓄能水罐、冷却塔机组、补水泵、一次泵、二次泵、能源站阀门及用户站阀门。
优选的,所述能源站的设备控制线路包括内燃机溴化锂机工艺子系统、燃气轮机溴化锂机工艺子系统、空气源热泵工艺子系统、离心热泵工艺子系统、离心冷机工艺子系统、大蓄能水罐工艺子系统、冷却塔工艺子系统、复叠式制热工艺子系统、补水工艺子系统及用户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云终端作为控制端和各能源站之间的信息互通平台,利用能源路由器收集内燃机溴化锂机工艺子系统、燃气轮机溴化锂机工艺子系统、空气源热泵工艺子系统、离心热泵工艺子系统、离心冷机工艺子系统、大蓄能水罐工艺子系统、冷却塔工艺子系统、复叠式制热工艺子系统、补水工艺子系统及用户站的能源信息后,与控制端进行能源资源互通,同时,利用工业电脑实现对内燃机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离心热泵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大蓄能水罐、冷却塔机组、补水泵、一次泵、二次泵、能源站阀门及用户站阀门的控制,操作方便,适宜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高新云制造研究院,未经合肥高新云制造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9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