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观水体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8176.5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杰;陈楚云;黄剑萍;庞媚;许计兴;黄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荣翠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水体 生态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景观水体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其包括设置在水面上的生态浮岛和设置在岸边的水体净化区,水体净化区设置有抽吸泵与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上分别上铺设有石粒层、活性炭层,过滤箱的一侧开有出石口以及通闭出石口的挡板,水体净化区还设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桶,过滤箱的外侧设有将石粒从出石口推入清洗桶的推动组件,清洗桶内设有对石粒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清洗桶的底部开有出水孔,清洗桶的底部外侧竖直转动连接有封堵板,封堵板上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出水孔重合。本申请具有对石粒进行自动清洗,从而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景观水体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景观水体,如人造湖泊、城市景观河道、公园水域等,已成为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环境、增强景观的有效措施,为城乡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由于城市景观水体大多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普遍缺乏流动性,阳光直射水底,水温容易升高,为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城市景观水体作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一般养殖有锦鲤、金鱼、等观赏鱼类,动物的排泄物以及市民扔入的垃圾、丢入的鱼饵等成为景观水体的主要外源污染,这些营养盐是导致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基础。
目前,为解决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等。
物理方法包括引清调水、曝气增氧、水体过滤去污等,但往往治标不治本,水体的自净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恢复。
化学方法一般为往水体中加入各种化学药剂,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且运行成本较高,通常作为对付突发性水体污染的应急措施。
生物方法一般在水面上建立生态浮岛,通过在生态浮岛上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根部吸收、吸附作用,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抑制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生长,同时还兼具美化水体景观的优点。
目前,为使水体从根本上恢复自净能力,一般采用物理方法和生态方法相结合的方案对水体对景观水体进行治理,通过在水体中建立生态浮岛,以消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从而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而在水体自净能力恢复之前,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将水体中的藻类、固体杂质去除,以加快水体自净能力的恢复速度。
在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处理时,一般利用抽吸泵将受污染的水体抽入过滤装置内,通过在过滤装置设有石粒层与活性炭层,水体中含有的藻类固体杂质被过滤板滤下,并依附在石粒层上,活性炭层将水体中含有部分的可溶性杂质吸附,使得过滤后的水体较为澄清,之后将过滤后的水排放至景观水体中,从而提高水体质量,以加快水体自净能力的恢复速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以下缺陷:因景观水体的体量较大,水体中含有的藻类与固体杂质较多,因此需频繁更换、清洗石粒层,以使得过滤装置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减轻工作人员清洗石粒层的工作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景观水体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荣翠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荣翠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