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场特征实时监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7833.4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6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出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C13/00 | 分类号: | G02C13/00;B33Y50/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 特征 实时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场特征实时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距离测量机构,设置在定距检测仪的前面板的中央位置,对定距检测仪到前方待配置眼镜的用户面部的距离进行测量;定制配镜机构,包括3D制镜设备、参数输入设备和模型存储芯片,用于基于用户选择的配镜模型的编号以及接收到的即时瞳孔间距自动为用户配置定制眼镜;所述模型存储芯片用于存储配镜模型数据库。本发明的现场特征实时监测系统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由于能够引入针对性结构的定制配镜机构,用于基于用户选择的配镜模型的编号以及接收到的即时瞳孔间距采用3D打印机制自动为用户配置定制眼镜,从而提升配镜的速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场特征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通俗地说,3D打印机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的一种设备,比如打印一个机器人、打印玩具车,打印各种模型,甚至是食物等等。之所以通俗地称其为“打印机”是参照了普通打印机的技术原理,因为分层加工的过程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这项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3D打印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技术。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可用的材料的方式,并以不同层构建创建部件。3D打印常用材料有尼龙玻纤、耐用性尼龙材料、石膏材料、铝材料、钛合金、不锈钢、镀银、镀金、橡胶类材料。
现有技术中,配置眼镜一般需要手工或专用机器对用户的脸部参数进行检测,随后用户挑选自己心仪的眼镜模型和镜片类型,随后配置眼镜的商家根据用户挑选的眼镜模型和镜片类型基于用户的脸部参数执行眼镜的手动或者半自动的现场配置,显然,上述步骤繁琐且操作复杂,无法实现对用户配镜动作的简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场特征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引入包括3D制镜设备、参数输入设备和模型存储芯片的定制配镜机构,用于基于用户选择的配镜模型的编号以及接收到的即时瞳孔间距采用3D打印机制自动为用户配置定制眼镜,从而提升配镜的速度和效率。
为此,本发明需要具备以下几处关键的发明点:
(1)采用包括3D制镜设备、参数输入设备和模型存储芯片的定制配镜机构,用于基于用户选择的配镜模型的编号以及接收到的即时瞳孔间距采用3D打印机制自动为用户配置定制眼镜;
(2)根据定距测量机制对待配置眼镜的用户的两眼瞳孔间距进行高精度的视觉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完成自动配镜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现场特征实时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距离测量机构,设置在定距检测仪的前面板的中央位置,采用红外线收发测量机制或者超声波收发测量机制对定距检测仪的前面板的中央位置到前方待配置眼镜的用户面部的距离进行测量,以获得并输出实时检测距离。
更具体地,在所述现场特征实时监测系统中:
所述定距检测仪在其前面板垂直放置时执行对前方的用户的眼镜配置检测操作。
更具体地,在所述现场特征实时监测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指令分发设备,设置在定距检测仪的集成电路板上,与所述距离测量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实时检测距离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发出配镜启动指令;
现场抓拍机构,设置在所述距离测量机构的正下方,位于所述定距检测仪的前面板的中央位置,与所述指令分发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配置启动指令时,对前方的用户面部执行抓拍动作,以获得现场抓拍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出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出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7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