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极耳机插座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2549.8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夏海林;张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3/40;H01R13/703;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插座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五极耳机插座及制作工艺,包括有绝缘座和组装于绝缘座的第一至第五端子,所述绝缘座内设置有耳机插孔,所述第一至第五端子沿插接方向自前往后依次布置;其中,第二至第四端子均具有接触臂、自接触臂顶端弯折再向下延伸的连料臂A,以及,连接于连料臂A上段部位的引脚部A;所述绝缘座对应第二至第四端子三者中一端子、两端子或全部端子分别装设有开关端子A,所述开关端子A具有对应接触臂设置的触发部A;未插入耳机插头时,接触臂与相应开关端子A的触发部保持接触导通;插入耳机插头时,接触臂受耳机插头挤压往外脱离触发部A;如此,通过对端子结构的改良,提升制作效率及良率,产品质量可靠性也有较大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插座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五极耳机插座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耳机插座作为音频输出的连接器,其广泛应用于电脑主机、手机、音箱等。传统的耳机插座为三极或四极,一般包括有绝缘座和设置于绝缘座内的三个或四个端子,当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座的插孔时,各个端子与耳机插头接触而电性导通,从而实现音频的输出。
传统耳机插座,其端子结构设计合理性欠佳,制程不良率高达2-5%,同时,其连料方式决定了只能采用逐次插入的方式,每PIN端子都逐一插入,组装效率低,而且,使用多次后,容易出现电性接触不良。这些问题,近10-20年以来,一直困扰着业内研发人员及生产厂商。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五极耳机插座及其制作工艺,其通过对端子结构的改良,提升制作效率及良率,产品质量可靠性也有较大改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五极耳机插座,包括有绝缘座和组装于绝缘座的第一至第五端子,所述绝缘座内设置有耳机插孔,所述第一至第五端子沿插接方向自前往后依次布置,且,各端子的接触部沿插接方向依次露于耳机插孔内;
其中,第二至第四端子均具有接触臂、自接触臂顶端弯折再向下延伸的连料臂A,以及,连接于连料臂A上段部位的引脚部A;第二至第四端子的接触部三者中一端子、两端子或全部端子分别设置于相应接触臂;所述绝缘座的底部设置有三个间距布置的插槽A,第二至第四端子自绝缘座的底部插入相应插槽A内定位,其引脚部A自相应插槽A的外侧伸出,其接触臂沿插槽A的内侧布置;
所述绝缘座对应第二至第四端子分别装设有开关端子A,所述开关端子A具有对应接触臂设置的触发部A;未插入耳机插头时,接触臂与相应开关端子A的触发部保持接触导通;插入耳机插头时,接触臂受耳机插头挤压往外脱离触发部A。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槽A于绝缘座的一侧设置,在绝缘座座的另一对侧设置有插槽B,插槽B通过绝缘座的底部连接槽与相应插槽A贯通;所述开关端子A自绝缘座的底部插入相应插槽B内定位,且,开关端子A沿连接槽布置使其触发部A向上插入插槽A;所述开关端子A具有伸出绝缘座的另一对侧的引脚部B。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端子具有连料臂B,所述连料臂B位于引脚部B与触发部A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盖板部、连接于盖板部上的接触弹片A,以及,自盖板部两侧延伸的定位侧边;所述定位侧边设置有扣孔,至少一定位侧边连接有引脚部C;
所述绝缘座的顶部具有贯通耳机插孔的避让槽,绝缘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凸;所述第一端子自绝缘座的顶部装设,其盖板部位于绝缘座顶部,其接触弹片A位于避让槽,其扣孔定位于相应卡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五端子配置有开关端子B;未插入耳机插头时,第五端子与开关端子B断开未接触;插入耳机插头时,第五端子的接触部受耳机插头挤压而与开关端子B接触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2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水粉细砂层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用起重机变速箱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