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妇科手术用套扎操控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0686.8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程忠平;罗宁;潘颖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聚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卢华强 |
| 地址: | 2015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科 手术 用套扎 操控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妇科手术用套扎操控器,其包括手持杆、操纵杆以及套扎线。手持杆为刚性杆,呈中空结构,且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延伸的贯穿状穿越孔。操纵杆内置于穿越孔,且沿其长度方向可自由地进行抽动。套扎线固定于手持杆的非手持端,且其包括有圈套功能段和活索结段。如此一来,当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操作时,可准确、快捷地实现圈套功能段与病变组织的对位,且后续仅需通过拖动操纵杆即可实现对圈套功能段的快速、可靠收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易疲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妇科手术用套扎操控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慢性宫颈炎检出率越来越高,以及随着对宫颈癌防治的进一步认识及宫病变检测技术的进展,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宫颈的局部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子宫颈电热圈环形锥切术(LEEP)已广泛应用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圈套器是主要用于内镜下配合高频电对各种息肉和多余病变组织的切除的一种医疗设备。圈套器借助于其圈套环来套住病变组织,而后收紧圈套环将组织收紧,通过给电极接通高频电烧灼组织,将病变组织切割掉。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2015216U公开了一种宫颈圈套器,包括一根套扎线,套扎线上设有一个带有通孔的卡扣环,套扎线与套扎线的一端头穿过卡扣环,围成一个套圈,卡扣环与套扎线呈紧配结构。把套圈套在宫颈上后,推动的滑结,使套圈收紧,可以暂时结扎宫颈阻断血流,同时避免逆向滑脱,手术后剪断,带出体外。上述的宫颈圈套器设计结构十分简单,且制造成本极低,然而,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有以下问题:套扎线为柔性件,由此一来,当医务人员手持套扎线进行手术时难以实现套扎线与病变组织的对位操作,需要反复多次才可顺利地圈套住病变组织,从而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易疲劳性。另外,医务人员需直接拖拉套扎线尾端的方式以实现对位于前端的圈套的收紧动作,此操作进程中医务人员“割手感”明显,从而影响运用舒适性。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故,本发明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妇科手术用套扎操控器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妇科手术用套扎操控器,其包括手持杆、操纵杆以及套扎线。手持杆为刚性杆,呈中空结构,且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延伸的贯穿状穿越孔。操纵杆内置于穿越孔,且沿其长度方向可自由地进行抽动。套扎线固定于手持杆的非手持端,且其包括有圈套功能段和活索结段。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妇科手术用套扎操控器还包括有助力手柄。助力手柄与操纵杆的手持端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操纵杆和助力手柄优选为一体注塑或一体铸造成型。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手持杆优选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或ABS注塑而成。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手持杆的横截面优选呈“蜂窝”状。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围绕穿越孔的周向侧壁设置有耐磨涂层。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靠近操纵杆手持端的一端,在手持杆上设置有手指施力部。在手指施力部上开设有供手指穿过的指孔。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手指施力部呈“梭”形,且其由手持杆直接延伸而成。指孔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布置于手指施力部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聚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聚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