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生产中所用的灌溉系统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24502.7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杨金水;胡子欣;向卫东;孙菁旌;戴亨仁;张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今粹农业专业合作社;上海浦东复旦大学张江科技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G22/22;B01F23/2375;B01F23/2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 地址: | 2017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生产 所用 灌溉系统 应用 | ||
1.一种水稻生产中所用的灌溉系统,包括水稻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蓄水池和水稻田灌溉用的管道系统;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产生的主要功能气泡粒径的大小为10-100nm;所述的蓄水池为在水稻田的田埂边上的地平面上,向下挖的水池;所述的蓄水池与水稻田之间通过一个贯穿田埂的导流槽相通,在由水稻田向蓄水池引水时,导流槽导通,当不需要向蓄水池引水时,导流槽关闭;所述的水稻田灌溉用的管道系统包括从蓄水池到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水管道和经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处理后的微纳米气泡水的输出管道,该输出管道穿过田埂进入水稻田;所述的从蓄水池到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水管道上,靠近蓄水池端的进水管道的前端连有过滤网,在靠近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端的进水管道上设有开关阀一;
所述的经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处理后的微纳米气泡水输出管道包括输出管道一和输出管道二;上述的输出管道一为从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出来至水稻田田埂间的管道,该输出管道一上靠近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端设有开关阀二,在靠近水稻田田埂端的输出管道一的出口与开关阀三的入口相连,开关阀三的出口通过输出管道二穿过田埂进入水稻田中;
所述的水稻田灌溉用的管道系统中,穿过田埂进入水稻田的输出管道二与蓄水池分设在水稻田的两端, 所述的蓄水池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设置在水稻田的同一端;
水稻生产中所用的灌溉系统在水稻生产中应用时,包括如下2个方面:第一,在水稻的全生长周期,具体为从插秧返青后至收割前,所有灌溉用水,先进入蓄水池,经过微纳米气泡设备处理后,再通过水稻田灌溉用的管道系统中的输出管道穿过田埂进入水稻田对水稻田进行灌溉;第二,在水稻的全生长周期,具体为从插秧返青后至收割前,水稻田中存在的田水每天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循环处理,循环处理过程具体如下:水稻田中存在的田水先通过贯穿田埂的导流槽,将水稻田中存在的田水引向蓄水池,引入蓄水池中的田水再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进行处理,处理后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水通过水稻田灌溉用的管道系统的输出管道穿过田埂后送入水稻田,重复上述的过程,从而实现水稻田中存在的田水在水稻田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之间进行循环处理;
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循环处理时间根据需要循环处理水稻田中存在的田水量的最大值及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每小时处理量进行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生产中所用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为60目的过滤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稻生产中所用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池上设有一自来水进水管道,该自来水进水管道上设有开关阀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生产中所用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过田埂进入水稻田的输出管道二上,每间隔2-5m设有微纳米气泡扩散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生产中所用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池的容积为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每小时水处理量的20%-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生产中所用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每日处理时间=水稻田中存在的田水量的最大值/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每小时处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今粹农业专业合作社;上海浦东复旦大学张江科技研究院,未经上海今粹农业专业合作社;上海浦东复旦大学张江科技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5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