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聚酯薄膜加工用单向拉伸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4468.3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超 |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温 功能 聚酯 薄膜 工用 单向 拉伸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聚酯薄膜加工用单向拉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内侧安装有保温棒,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一传动轴,且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设置后第一凹槽。该具有保温功能的聚酯薄膜加工用单向拉伸装置,第一齿轮与构成齿轮传动机构,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杆进行第一推杆进行运动,带动聚酯薄膜进行拉伸,因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数比大于1,以使得第一齿轮可以更加省力的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可以更加省力拉伸聚酯薄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薄膜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聚酯薄膜加工用单向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单向拉伸装置是一种用于检测聚酯薄膜抗拉强度的装置,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检测聚酯薄膜的抗拉强度,以保证不会有不合格的产品流出。
现有的聚酯薄膜单向拉伸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很大的力将聚酯薄膜往一边进行拉伸,非常的费力气,且现有的聚酯薄膜单向拉伸装置在使用时,只能检测同一宽度的聚酯薄膜,使得装置使用范围非常的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聚酯薄膜加工用单向拉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聚酯薄膜单向拉伸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很大的力将聚酯薄膜往一边进行拉伸,非常的费力气,且现有的聚酯薄膜单向拉伸装置在使用时,只能检测同一宽度的聚酯薄膜,使得装置使用范围非常的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聚酯薄膜加工用单向拉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内侧安装有保温棒,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一传动轴,且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设置后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底座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推杆,且第一推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推杆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两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两端安装有第五伸缩杆,且第五伸缩杆的右端安装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且第三支撑杆的上方安装有压板,所述固定环的下方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下方安装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三凹槽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凹槽,且第四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方安装有挡板,所述底座的中间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斜齿齿轮,且第一斜齿齿轮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斜齿齿轮,所述第二斜齿齿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两端安装有第六支撑板,所述第六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孔洞,且第二孔洞的内部安装有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六支撑板的上方的安装有第十二支撑板,所述第六支撑板的右端安装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七支撑板,所述第第七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第八支撑板,所述第七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五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板的外侧安装有第三伸缩杆,且第三伸缩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九支撑板,所述第九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第十支撑板,且第十支撑板的外侧安装有第六支撑杆,所述第六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推杆,且第二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推杆的外侧安装有第四伸缩杆,且第四伸缩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的右端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孔洞的外侧设置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第十一支撑板,且第十一支撑板的上方外侧设置有第七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表面与第二齿轮的外侧表面紧密啮合,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数比大于1。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宽度与第一凹槽的宽度一致,且第二支撑杆的横街面的形状为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超,未经杨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酸埃他卡林A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玻璃瓶送瓶装置及退火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