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保温的冷链物流用冷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4272.4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楠 |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5/02;F25D23/02;F25D23/00;F25D29/00;F16F15/067;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保温 物流 冷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保温的冷链物流用冷柜,包括冷柜主体,所述冷柜主体内部前端设有冷储仓,所述冷储仓内部放置有储物架组件,所述冷柜主体内后端设有制冷仓,所述制冷仓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制冷仓内中间固定连接有制冷器,所述冷储仓正面铰接有开合门,所述开合门正面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制冷器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冷柜主体底部四拐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组件,所述冷柜主体内壁内部开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保温层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本设备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冷链物流运输,同时保鲜长久,运输稳定,使得本冷柜应用前景广泛,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链物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密封保温的冷链物流用冷柜。
背景技术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虽然说冷链物流拥有众多的优势,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冷链物流运输的往往都是冷藏的食物,导致食物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冷柜不具有高效的保温冷藏的能力,同时冷藏不够稳定,较为容易在运输时损坏内部的运输物品,从而使得运输的食品的质量难以保障,较为容易出现残次品。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保温的冷链物流用冷柜,本方案通过设置储物架组件,使得在进行存储时,可以将冷链运输的物品放置与置物板顶部的硅胶放置板内的放置槽中,在运输时硅胶放置板可以较好的减震缓冲存储的物品,同时硅胶材质的放置板表面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可以较好的固定放置槽内部存储的物品,防止物品与物品之间碰撞导致运输物损坏,滚轮可以再取料时配合本在地面滚动,从而便于取料后的运输,而设置制冷器,时刻给冷柜内部进行降温,使得冷柜内部的温度得以更加长久的保持,设置支撑腿组件,使得本冷柜便于推动运输,而减震弹簧与限位槽相配合,使得减震弹簧得到限位槽的限位,防止减震弹簧左右晃动,从而导致设备运输不稳定,从而通过设置限位槽使得减震弹簧能够更加稳定的上下移动进行减震,从而有效提高了本设备冷链物流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本设备使用起来的便捷性,设置保温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冷柜子主体的保温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本设备存储物品的保鲜能力,而橡胶层可以辅助减震弹簧对内部进行防护减震,从而放置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碰撞,导致内部物品损坏,而设置防护层,可以有效提高设备外侧的防护能力设置保温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冷柜子主体的保温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本设备存储物品的保鲜能力,而橡胶层可以辅助减震弹簧对内部进行防护减震,从而放置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碰撞,导致内部物品损坏,而设置防护层,可以有效提高设备外侧的防护能力。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保温的冷链物流用冷柜,包括冷柜主体,所述冷柜主体内部前端设有冷储仓,所述冷储仓内部放置有储物架组件,所述冷柜主体内后端设有制冷仓,所述制冷仓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制冷仓内中间固定连接有制冷器,所述冷储仓正面铰接有开合门,所述开合门正面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制冷器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冷柜主体底部四拐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组件,所述冷柜主体内壁内部开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保温层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层;
所述储物架组件包括置物架,所述置物架放置于冷储仓内部,所述置物架内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硅胶放置板,所述硅胶放置板顶端等间距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架底部四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仓顶端的蓄电池前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内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设有单片机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楠,未经李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色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树木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