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形数据库的电网模型存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23483.6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侯卓然;姚敏东;姚旭;张博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卓然;姚敏东;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51 | 分类号: | G06F16/51;G06F16/58;G06F16/53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形 数据库 电网 模型 存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形数据库的电网模型存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电主站系统的图形和模型数据基础上建立图形数据库;构建所有设备的连接关系;定义设备索引;创建节点标签和模型关系;创建订阅程序,通过图形数据库提供的拓扑算法进行拓扑。本发明充分利用图形数据库提供的快速遍历算法和已构建的图结构数据来计算设备开合影响的范围和带失电状态,提升了计算速度并节省了缓存空间;利用图形数据库提升了拓扑分析能力,且新的拓扑程序不需要重新构建设备树,并遍历整个树结构,在单机环境中,效率非常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数据存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形数据库的电网模型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配电网数据安全,目前监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终端上报的报警信息,另一种是通过观察配电网线路图的实时状态,其中第二种方式将设备的实时带电状态渲染在由SVG绘出的图形上,对设备状态的变化进行快速的更新,实时刷新设备的失带电状态,后台是通过拓扑程序计算完成的,而当设备和线路特别多的时候,通过这种方式计算的过程就会变慢,从而影响了前台渲染图形的效果;同时,后台拓扑程序计算需要缓存一部分设备的连接关系,每次计算时都需要重新计算设备的连接关系,导致程序处理过程耗费大量时间。
在单机情况下,系统的拓扑程序只有一个,且需要缓存所有设备的信息到内存中,不断查找和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这种方式受限于数据库的并发能力和物理机内存;在分布式情况下,当计算不满足的时候需要不断扩充计算节点,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出现前台开图速度减慢、渲染设备状态和失带电状态的速度随着数据量和访问量的提升迅速变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速度快、缓存空间小的基于图形数据库的电网模型存储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形数据库的电网模型存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电主站系统的图形和模型数据基础上建立图形数据库;构建所有设备的连接关系;定义设备索引;创建节点标签和模型关系;创建订阅程序,通过图形数据库提供的拓扑算法进行拓扑计算。
所述图形数据库中每一个设备数据对应一个节点,设备的带电状态和设备ID作为节点属性。
所述创建节点标签具体方法为:为所有的设备创建一个通用标签;为各类设备创建各自的标签;为联络开关创建单独的标签;为每个节点添加设备ID、遥信值和带电状态。
所述模型关系为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且节点之间的关系只有一条。
所述订阅程序为订阅主站系统采集的遥信变位数据,系统收到遥信变位后,通过图形数据库的图形拓扑能力更新设备失带电状态,具体方法为:
当收到设备的遥信值为开时,判断设备自身状态是否为带电,如果失电,则只更新库里的遥信值,否则需要判断设备的下游联通的线路上能否找到电源,如果找不到,则更新设备下游为失电,如果找到则只更新设备自身状态为失电;
当收到设备的遥信值为合的时候,判断设备两端的带电状态是否为带电,如果上游和下游带电,则设备更新自身为带电;如果一次带电,一侧失电,则查找失电侧的所有设备,当碰到开关为分的设备为止,更新目标设备和开关分设备之间的设备带电状态为带电。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充分利用图形数据库提供的快速遍历算法和已构建的图结构数据来计算设备开合影响的范围和带失电状态,提升了计算速度并节省了缓存空间;
2、利用图形数据库提升了拓扑分析能力,且新的拓扑程序不需要重新构建设备树,并遍历整个树结构,在单机环境中,效率非常快,不会因为图形中设备数据量的大幅增长而效率降低;
3、对于高并发的情况,通过图形数据的集群以及拓扑程序的集群方式解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卓然;姚敏东;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侯卓然;姚敏东;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3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