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业资源调查船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16541.2 | 申请日: | 2020-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侯小军;承涵;倪其军;纪肖;李冬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K79/02 | 分类号: | A01K79/02;A01K73/04;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业资源 调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业资源调查船,包括船体部分,以及设置在船体上的尾拖网作业设备和灯光罩网作业设备,所述船体部分的结构为: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的船尾设置有尾滑道,所述主船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主甲板,所述主甲板上方中前部设置有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后端为后端壁,所述主甲板上方中后部设置有门型烟囱,主甲板上方最尾端设置门型框架结构,所述上层建筑的上方设置有二层甲板,所述二层甲板的上方中前部设置有驾驶室;兼具拖网作业及灯光罩作业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可靠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渔业资源调查船。
背景技术
渔业资源调査船是指专门从事渔业资源、渔场和渔业水域环境等科学调査或渔具、渔法等试验研究的船舶。渔业调査船一般根据其功能需求配备必要的海洋生物取样、环境观测和试捕渔具等设备。
尾拖网作业是由一艘船舶在船尾拖曳一顶网具,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内的捕捞作业方式。尾拖网捕捞作业是近现代最重要的捕捞方式之一,其捕捞操作都在船尾进行,主要特征是船尾设有大型滑道,在船尾左右舷均搭载一台拖曳绞纲机用于拖带网具的两根曳纲。
灯光罩网作业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南海北部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渔具渔法,主捕头足类及趋光性鱼类。目前灯光罩网渔船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北部渔港,捕捞对象广泛,渔场遍及我国 南海北部陆架和中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船搭载的捕捞装备主要为诱鱼灯及多台具有不同用途的绞车,其最大的特点是有布置在渔船四角的撑杆4根,以及船首、船尾的大型超高桁架结构。由于灯光罩网作业需要占据船上大部分的甲板空间用于布置其捕捞设备,因此目前的灯光罩网渔船都只具备单一的灯光罩网作业功能,船上没有空间用于拓展其他捕捞作业功能。
现有的渔业资源调査船一般都搭载了尾拖网作业设备及渔具以进行尾拖网捕捞作业,也会根据不同调查作业需求具备鱿鱼钓作业、延绳钓作业等其他不用占据船上太多甲板空间的捕捞功能,但由于灯光罩网作业需要占据船上大部分的甲板空间用于布置其捕捞设备,因此很难有一艘渔业资源调査船能同时具备尾拖网作业及灯光罩网作业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渔业资源调查船,从而使其兼具拖网作业及灯光罩作业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可靠性,降低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渔业资源调查船,包括船体部分,以及设置在船体上的尾拖网作业设备和灯光罩网作业设备,
所述船体部分的结构为: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的船尾设置有尾滑道,所述主船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主甲板,所述主甲板上方中前部设置有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后端为后端壁,所述主甲板上方中后部设置有门型烟囱,主甲板上方最尾端设置门型框架结构,所述上层建筑的上方设置有二层甲板,所述二层甲板的上方中前部设置有驾驶室;
所述尾拖网作业设备的结构为:包括拖网绞纲机、起网绞车和钢索滑车,拖网绞纲机位于主甲板的中部,所述起网绞车位于二层甲板上,所述钢索滑车位于门型框架结构的下方,曳纲从拖网绞纲机上引出并通过钢索滑车导向后连接至网具;
所述灯光罩网作业设备的结构为:包括回转装置、撑杆、桁架结构、变幅绞车、变幅缆绳组、四卷筒绞车、起网绞车和诱鱼灯,多个回转装置、桁架结构、变幅绞车和四卷筒绞车均安装在二层甲板上,每个回转装置连接撑杆,所述撑杆通过回转装置向舷外展开,撑杆头部通过变幅缆绳组连接至变幅绞车,所述桁架结构上方与撑杆之间安装有变幅缆绳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主甲板的中部设置有两台拖网绞纲机,两台拖网绞纲机相对于船体中纵剖面左右对称布置。
两台拖网绞纲机位于后端壁后部。
所述起网绞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副卷筒,中部安装主卷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6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