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鸭生态高效种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11968.3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9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晖;邓正春;顾振华;步洪凤;徐曼;夏梨芳;张忠武;李飞翔;杜云;刘国平;郑文凯;杜登科;黄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霍艳慧 |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生态 高效 方法 | ||
1.一种稻鸭生态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包括稻田和鸭田,选择抗旱防涝、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水利设施健全以及排灌便捷的稻田;选择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且镉、汞、铅、砷含量低的鸭田;生产基地远离工矿企业,空气清新;
(2)遴选稻鸭品种,选择品质优、产量高、茎秆粗、抗倒伏、抗病虫的水稻品种;选择生命力强、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品质优、野性强、食性广与耐粗饲的小型或中型鸭品种;
(3)水稻栽培:
(31)培育壮秧,培育壮秧采用水育秧、湿润育秧或旱育秧,早稻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大田用种常规稻75~90kg/hm2,杂交稻22.5~30.0kg/hm2;中稻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一季晚稻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双季晚稻在6月中下旬播种,大田用种常规稻45~60kg/hm2,杂交稻15.0~22.5kg/hm2;苗期早稻保温保湿,中晚稻保持土壤湿润,2叶1心时喷施多效唑1次,2.5叶期追施送嫁肥1次,移栽前施送嫁药1次;
(32)施肥整田,整田前施腐熟农家肥25~30t/hm2,施肥后深翻20~25cm,土壤耥实整融,土肥充分混匀,田面保持平整,水平高差2~3cm;
(33)适时移栽,(331)移栽时期,稻鸭共生采用机插秧或手插秧,机插秧秧龄在18天以内移栽,栽深2cm;手插秧秧龄在30天移栽,栽深2~3cm;(332)移栽密度,早稻株行距27cm×17cm,中稻和一季晚稻株行距29cm×19cm,晚稻株行距28cm×18cm;
(34)水分管理,实行浅水移栽,深水活蔸,薄水分蘖,基本苗80%时晒田,晒到田面微裂,白根跑面为止,保持足水抽穗,在收割前5~7天断水;
(35)病虫防治,利用清除田埂杂草、昆虫天敌、昆虫性信息素、诱蛾杀虫灯防治虫害;
(36)适时收割,在谷粒充分饱满且95%以上谷粒变黄时机械收割,稻草还田,不焚烧,稻谷利用烘干机烘干或人工晒干,清除杂草杂质,放在阴凉通风的仓库中贮藏;
(4)鸭子养殖:
(41)搭建鸭棚,按每平方米喂养10羽鸭搭建鸭棚,每公顷搭建一个鸭棚,鸭棚长6m、宽4m,地面铺设彩条布或竹夹板,鸭棚上面覆盖稻草,鸭棚四周用孔径3~5cm的硬质塑料板或竹篾织成的围栏包围,高度60~80cm,栽入土中20~25cm,每隔1.5m栽1根木桩或竹竿,高度1.2m,鸭棚中心位置栽1根直径20~30cm、高1.5m的木桩,所有木桩或竹竿间均用直径为1cm的尼龙绳连接起来,鸭棚四周及顶部安装防护设施;
(42)开挖水池,在离鸭棚3~5m处开挖一个水池,水池大小是鸭棚面积的2~3倍,水池深60~80cm,水池四周筑牢面宽50cm的土埂,土埂周围用竹篾织成的围栏包围,在水池土埂上安装进水口,水池土埂底部安装排水口;
(43)清洁消毒,养鸭前所有用具及鸭棚内外用15%~20%的石灰水喷洒消毒,鸭池放干水用20%的石灰水全池泼洒消毒,池底曝晒开裂后灌入清水,对进入鸭棚的人和车辆进行消毒处理;
(44)雏鸭饲养,在水稻播种时开始准备雏鸭,选择接种过疫苗的种鸭所产的蛋孵雏鸭,雏鸭孵出及时接种疫苗,雏鸭孵出1天后,训练饮水开食,2~15天内多次喂食共用全价饲料添加少量米饭,16~25天内每天喂食米饭、碎米或碎玉米2次,同时将鸭放入池内训练,保持鸭棚温度为25~28℃,时刻保持鸭棚内清洁卫生,每3~5天对鸭棚内部和工具消毒1次,25天后将雏鸭放入稻田;
(45)成鸭喂养,(451)鸭的投放,投鸭前养鸭的稻田田埂四周用孔径1.5cm的尼龙网包围,尼龙网高度为60~80cm,每隔1.5~2.0m栽1根木桩或竹竿,把尼龙网缠牢在木桩或竹竿上;(452)饲料投喂,前期稻田中适当投放一些绿萍供鸭食用,每天早晚在鸭棚内分别投喂米糠、碎米、稻谷或碎玉米1次,中后期随着鸭的增大投食量相应增加,每天每只鸭在鸭棚内投喂稻谷、玉米、小麦或加工饲料50~75g,肉鸭投食到上市为止,蛋鸭继续投食,鸭棚内每5天用20%的石灰水消毒1次,稻草经常换新,鸭粪及时清出棚外肥田;
(453)经常巡查,发现有鸭得病及时隔离,并用药防治,发现鸭棚和田间围网损坏及时修补,发现田间有死鸭、死鸟和其它死亡动物及时运出田外,进行无害化处理;(454)水分管理,田间水层深度保持5~10cm,晒田期间把鸭收回棚内圈养5~7天,每天把鸭放入池内让其自由活动;(455)鸭的收放,在稻穗下垂时,把田中的所有鸭收回棚内,肉鸭和公鸭上市,蛋鸭继续圈养,水稻收割后,把鸭放入田中喙食遗漏谷粒和其它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9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鱼生态种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铁皮石斛药酒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