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BDU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11298.5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4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华;季胜蓝;邓琴琴;张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3/00;B60L58/10;B60L58/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宋玲玲 |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bdu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BDU,它包括壳体等,总正连接片、主正继电器和高压采集接口依次连接,总负连接片、主负继电器和低压控制接口依次连接,壳体的内部设有预充回路、放电回路以及慢充回路,壳体的前侧壁同时设有加热+桩头、加热‑桩头以及电池+桩头,壳体的左侧壁设有快充+桩头、快充‑/慢充‑桩头以及慢充+桩头,壳体的右侧壁设有放电+桩头、放电‑桩头,壳体的后侧壁设有电池‑桩头,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快充回路、加热回路;本产品增加快充回路,大大节省充电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益;增加加热回路缓解了寒冷天气对电池组的影响,使电池组充分发挥动力作用;增加了防护罩设计,对电动汽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BDU。
背景技术
BDU(电池包断路单元)是新能源汽车PDU(电源分配单元)中的一个保护电池模块,是新能源汽车整体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协调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管理系统,电空调,电助力转向等高压附件的功能转换与能量分配。
目前,新能源汽车用BDU传统设计只采用了控制电池的正负极输出和主正继电器预充回路,控制简单无快充回路及加热回路;输入、输出桩头裸露使用存在不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BDU。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BDU,它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侧壁设有高压采集接口和低压控制接口,壳体内设有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总正连接片以及总负连接片,总正连接片、主正继电器和高压采集接口依次连接,总负连接片、主负继电器和低压控制接口依次连接,壳体的内部设有预充回路、放电回路以及慢充回路,壳体的前侧壁同时设有加热+桩头、加热-桩头以及电池+桩头,壳体的左侧壁设有快充+桩头、快充-/慢充-桩头以及慢充+桩头,壳体的右侧壁设有放电+桩头、放电-桩头,壳体的后侧壁设有电池-桩头,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快充回路、加热回路;
快充回路包括快充+桩头、快充继电器、主正继电器、电池+桩头、电池-桩头、霍尔传感器、主负继电器以及快充-/慢充-桩头,快充+桩头、快充继电器、主正继电器、电池+桩头依次连接,电池-桩头、霍尔传感器、主负继电器、快充-/慢充-桩头依次连接,放电+桩头与放电-桩头之间连接有用电设备;加热回路包括电池+桩头、主正继电器、加热继电器、加热熔断器、加热+桩头、加热-桩头、主负继电器、霍尔传感器以及电池-桩头,电池+桩头、主正继电器、加热继电器、加热熔断器、加热+桩头依次连接,加热-桩头、主负继电器、霍尔传感器、电池-桩头依次连接,加热+桩头与加热-桩头之间连接有加热膜。
进一步地,预充回路包括电池+桩头、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放电+桩头、放电-桩头、主负继电器、霍尔传感器以及电池-桩头,电池+桩头、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放电+桩头依次连接,放电-桩头、主负继电器、霍尔传感器、电池-桩头依次连接,放电+桩头与放电-桩头之间连接有用电设备。
进一步地,放电回路包括电池+桩头、主正继电器、放电+桩头、放电-桩头、主负继电器、霍尔传感器以及电池-桩头;放电回路包括电池+桩头、主正继电器、放电+桩头依次连接,放电-桩头、主负继电器、霍尔传感器、电池-桩头依次连接,放电+桩头与放电-桩头之间连接有用电设备。
进一步地,慢充回路包括慢充+桩头、主正继电器、电池+桩头、电池-桩头、霍尔传感器、主负继电器以及快充-/慢充-桩头桩头,慢充+桩头、主正继电器、电池+桩头依次连接,电池-桩头、霍尔传感器、主负继电器、快充-/慢充-桩头桩头依次连接,电池+桩头与电池-桩头之间连接有电池组。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置有电池+桩头、电池-桩头、放电+桩头、放电-桩头、快充+桩头、快充-/慢充-桩头、慢充+桩头、加热+桩头、加热-桩头上均设置有加热防护罩。
进一步地,高压采集接口上连接有高压采集线束,低压控制接口上连接有低压控制线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