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肩咪的融合对讲终端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3180.8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1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廖刚;秦磊;周超;闫剑龙;胡明津;云燕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10 | 分类号: | H04W4/10;H04W36/00;H04W84/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全成哲 |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融合 对讲 终端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肩咪的融合对讲终端及其应用,所述融合对讲终端中设置有智能肩咪,所述智能肩咪设置有读取并判断无线专网对讲机状态的工作模块,设置有基于无线宽带公网的集群对讲模块和路由控制模块,所述路由控制模块根据对讲机状态的工作模块,用以实现PTT控制信号、音/视频信号的路由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肩咪的融合对讲终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肩咪作为对讲机的音/视频附件设备,与对讲机之间的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连接方式包括蓝牙等,参见附图1。
肩咪连接对讲机后,用户无须手持对讲机,将肩咪挂在肩上即可实现对讲,包括接受组呼对讲和按下肩咪的PTT键即可发起组呼对讲,方便外出执行人员使用。
本申请中的对讲机,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是指基于无线专用集群网络(无线专网)的集群对讲终端。
这类终端工作于集群对讲模式(非直通模式)的情况下依赖所注册的无线专用集群网络的覆盖情况,如果网络覆盖比较弱或为覆盖盲区,则对讲机不能实现集群业务。
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基于无线宽带公网(如三大运营商的4G/5G网络)的集群对讲机,其集群业务承载于无线宽带公网之上;由于无线宽带公网的网络覆盖率远好于无线专网,所以无线公网对讲机的使用范围/地理范围远大于专网对讲机。
但公网对讲机与专网对讲机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是前者不支持关键任务型通讯:对于目前的无线宽带公网,集群对讲业务的承载类型为Non-GBR(Non-Guaranteed BitRate),其QCI(QoS Class Identifier)与普通的分组数据业务(如浏览网页等)相比没有区别,在优先级上低于GBR(Guaranteed Bit Rate)类承载的QCI。
无线宽带公网在空口资源上的分配策略是优先满足GBR类的业务需求,其他的Non-GBR类的业务按一定的资源分配算法共享剩余带宽;算法一般都会考虑一定的公平性,因此在无线带宽的资源分配上,集群对讲业务与其他普通的移动互联APP业务一样并不享有保证带宽的特殊对待。因此在空口资源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集群对讲业务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网络侧的空口资源比较紧张,或者终端侧有更重要的GBR类业务要进行(如接听电话或发起电话呼叫等),那么这些情况下就会对集群对讲业务产生影响,导致集群对讲业务中断或无法进行。
综上,上述的这些问题对于无线专网则不存在,因为对于无线专网来说,集群对讲是最重要的业务,而且专网专用,所有的空口资源/频谱资源优先保证集群对讲;另外,无线专网的容量都是经过事前规划设计的,每个区域的无线信道容量都经过核算且留有余量,因此基本上可以杜绝集群对讲呼不通的现象。
因此,在很多行业领域内,基于无线专网的对讲仍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肩负着关键任务型(mission-critical)通信的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肩咪的融合对讲终端及其应用。
表1两种对讲方式的优劣对比情况如下:
目前的融合一般都是指在网络层面/应用层面的融合,即不同的网络或不同的应用之间可以互通;但是在终端层面,目前基于无线宽带公网的集群对讲终端与基于无线专网的集群对讲终端都是各自独立,即在终端层面上没有实现通信能力的相互融合,因此无法实现两种终端在对讲业务上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两种终端的优劣说明可以参见表1。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肩咪的融合对讲终端的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