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松蘑品质的营养料及人工干预培育松蘑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98915.2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9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姚利;张海兰;郭兵;单洪涛;赵自超;杨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朱家富 |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品质 营养 料及 人工 干预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松蘑品质的营养料及人工干预培育松蘑的方法,所述营养料包括如下组分:页岩,蛋壳粉,聚丙烯酸钾(K‑PAM),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镁,硫酸亚铁,硒酸钠,蛋白胨;所述人工干预培育松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营养料粉碎,待松蘑采收后,撒施在松蘑培育地,优选的,同时撒施松蘑孢子料,适量喷水;本发明显著增加了松蘑产量,有效降低了松蘑在后期加工过程中的破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松蘑品质的应用料及人工干预培育方法,属于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松蘑是目前极少数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之一。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其生长环境为海拔700到5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松树林中。松蘑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滑嫩。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由于鲜松蘑很多人食用之后腹泻,所以鲜松蘑吃的人很少,市面上最常见的是松蘑干货,俗称“峨子”。由于松蘑的生长特性,很大程度上限值了松蘑的产量;而且收获的松蘑在运输、晒(烘)制过程中,松蘑菇体自身容易破损,影响松蘑干货的品质,降低了松蘑产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松蘑品质的营养料及人工干预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松蘑品质的营养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页岩60-75份,蛋壳粉10-15份,聚丙烯酸钾(K-PAM)3-5份,磷酸二氢钾1-3份,硫酸锌3-5份,硫酸锰0.1-0.5份,硫酸镁1-3份,硫酸亚铁0.2-0.5份,硒酸钠0.1-0.2份,蛋白胨0.1-0.2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营养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页岩72份,蛋壳粉13份,聚丙烯酸钾(K-PAM)4.5份,磷酸二氢钾1.7份,硫酸锌3.2份,硫酸锰0.23份,硫酸镁1.7份,硫酸亚铁0.4份,硒酸钠0.15份,蛋白胨0.15份。
一种人工干预培育松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营养料组分混合粉碎后,制得营养料;
(2)待松蘑采收后将步骤(1)中的营养料撒施在松蘑培育地,每次撒施量为8-12kg/公顷;间隔一段时间后,在松蘑培育地进行二次撒施;
(3)步骤(2)营养料撒施后,适量喷水,使地表湿润但不形成径流。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粉碎粒径为≤5m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间隔时间为12-20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营养料撒施的同时,撒施松蘑孢子料,松蘑孢子料的每次撒施量为60-80kg/公顷。
进一步优选的,松蘑孢子料为松蘑晒制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粉碎制得。
进一步优选的,松蘑孢子料与营养料按相应的施用量混合后撒施。
所述残余物为松蘑菇体自身破碎掉落的碎菌盖、菌柄和不成商品菇的菇蕾以及菇体基部的附着物、菇体基部的土粒、土屑等。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增加了松蘑原产区的松蘑产量,并且使得松蘑发生的密度增加,松蘑产量以干重计由25kg/公顷增加至53kg/公顷。
2、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松蘑品质,增加了松蘑的紧实度,使松蘑在运输、晒制过程的破损率由23%降低至12%。
附图说明
图1为承德五道河林场照片;
图2为松蘑成熟期的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8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