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泡两用发烟体颗粒、制备的加热不燃烧制品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7049.5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飞;孙晓龙;孙军;董云;宣跃超;王小玉;罗平安;鲁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氪莱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B15/167 | 分类号: | A24B15/167;A24B15/18;A24B15/3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发烟 颗粒 制备 加热 燃烧 制品 应用 | ||
一种抽泡两用发烟体颗粒、制备的加热不燃烧制品及应用,所述抽泡两用发烟体颗粒的制备方法,是选取基材原料,加水调制均匀后,制备成发烟体基材颗粒,然后将食用香料和发烟剂负载在发烟体基材颗粒上,平衡风干即可。将所述抽泡两用发烟体颗粒加入到加热不燃烧制品中,得到抽泡两用发烟体加热不燃烧制品。将所述抽泡两用发烟体加热不燃烧制品装填到加热不燃烧烟具中抽吸或者用开水冲泡饮用。本发明制备的抽泡两用发烟体加热不燃烧制品品类和口感多样,可以实现抽泡两用,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热不燃烧制品抽泡两用发烟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颁布与实施,各国政府的烟草管控措施日趋严格,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对烟草有了新的认识,伴随随传统烟草受到的制约,目前,市面上相继推出了一些新型烟草制品,主要有加热不燃烧型烟草制品、电子烟和无烟气烟草制品。
当前国内外有关电子烟的政策一直都在收紧,使电子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种大环境下,“非烟”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非烟”是指不含烟草成分,拥有香烟外形的产品,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品类,大多采用了茶叶、中草药及其他各种植物成分。由于“非烟”产品拥有香烟或加热不燃烧烟弹的外形,又完全不含烟草成分,所以不像电子烟那样有着重重的政策羁绊。尤其是非烟产品的代表——茶烟、茶叶弹,虽然上市已久,但在最近才逐渐得到热捧。各路商家打着“戒烟神器”的口号来宣传茶烟,以不仅不含烟草成分,甚至连电子烟的“原罪物质”——尼古丁也不含为宣传点,再加上茶叶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根基,看似茶烟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诸多前提。然而,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如红茶养胃,花茶养颜,绿茶提神醒脑抗疲劳,这些益处原本是建立在开水冲泡茶叶后喝进去,经过人体肠胃消化这个过程之上的,而茶叶点燃或者经HNB器具抽吸之后的作用及对人体的影响目前还是未知数。目前市面上典型的茶叶弹,如可百托(Ccobato)、阿莫(AMO)均达不到既可以抽吸、又可冲泡引用的标准。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开发一种既可抽吸又可以冲泡饮用的多功能“茶叶弹”是一个较好的研究方向,使一个产品具备不同使用方式,给予消费者既有吸烟感受、又可冲泡饮用的多向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抽吸又可以冲泡饮用的抽泡两用发烟体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多功能加热不燃烧制品,并便于消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抽泡两用发烟体颗粒,按如下方法制备:
S1:基材制粒:选取一种或几种发烟体基材原料,加水调制均匀后,制备成发烟体基材颗粒;
S2:附载食用香料与发烟剂:将食用香料和发烟剂负载在发烟体基材颗粒上,食用香料附载量为发烟体基材颗粒质量的0.015%-1.5%,发烟剂附载量为发烟体基材颗粒质量的20%-80%;
S3:平衡风干:将附载了食用香料与发烟剂的发烟体基材颗粒置放平衡成分及水分并自然风干,制备得到抽泡两用发烟体颗粒。
进一步地,制备得到的抽泡两用发烟体颗粒的粒径为15-60目,水分质量含量为8%-12%。
进一步地,所述抽泡两用发烟体基材原料由茶粉、果蔬粉、干果粉、中草药粉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果蔬粉由山楂粉、哈密瓜粉、蓝莓粉、芒果粉、苹果粉、草莓粉、水蜜桃粉、猕猴桃粉、乌梅粉、枇杷粉、菠萝粉、南瓜粉、甜菜粉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干果粉由可可粉、红枣粉、咖啡粉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氪莱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氪莱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