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宽度的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2950.3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9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杜润昌;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9/02 | 分类号: | G01R2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宽度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信号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脉冲宽度的分析方法,其通过待测脉冲信号对电容一次充电;监测一次放电过程中电容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基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一放电时刻对应的放电时长及第二放电时刻对应的放电时长,得到电容在一次充电的第一电容电压;通过测试脉冲信号对电容二次充电;监测二次放电过程中电容的第三电压和电容的第四电压;基于第三电压、第四电压、第三放电时刻对应的放电时长及第四放电时刻对应的放电时长,得到电容在二次充电的第二电容电压;依据测试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待测脉冲信号的脉冲幅度、第一电容电压和第二电容电压得到待测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本发公开的方法可准确测得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冲宽度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的老化偏移,原子钟产品输出的频率的偏差往往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大多数环境中需要通过驯服的方式对输出频率进行校准。驯服的依据在于输入参考信号与本地输出信号的时差,时差的测量精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校准的准确性,而通过转换电路可以将两个脉冲时间差的测量变换为脉冲宽度的测量,因而脉冲宽度测量的准确性对于校准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公开号为CN 11067292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秒脉冲信号时差的电路和装置,其采用被测信号对电容进行充电的方式,根据充电电压和电容容值直接计算时差信息。
然而,采用这样的方式,电容容易受环境、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脉冲宽度的测量精度较低,进而对原子钟产品输出的频率进行校准时准确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脉冲宽度的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宽度的分析方法,以提高脉冲宽度的测量精度,确保能够对原子钟产品输出的频率进行准确校准。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宽度的分析方法,包括:
通过待测脉冲信号对测试电容进行一次充电;
对一次充电的所述测试电容进行一次放电,并监测一次放电过程中所述测试电容在第一放电时刻的第一电压和所述测试电容在第二放电时刻的第二电压;
基于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一放电时刻所对应的放电时长以及所述第二放电时刻所对应的放电时长,得到所述测试电容在一次充电完成时的第一电容电压;
在所述测试电容电压为零时,通过预定脉冲宽度的测试脉冲信号对所述测试电容进行二次充电;
对二次充电的所述测试电容进行二次放电,并监测二次放电过程中所述测试电容在第三放电时刻的第三电压和所述测试电容在第四放电时刻的第四电压;
基于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四电压、所述第三放电时刻所对应的放电时长以及所述第四放电时刻所对应的放电时长,得到所述测试电容在二次充电完成时的第二电容电压;
依据所述测试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所述待测脉冲信号的脉冲幅度、所述第一电容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容电压得到所述待测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
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分别通过待测脉冲信号和预定脉冲宽度的测试脉冲信号对测试电容进行充放电,并根据放电过程中所测得的电压和放电时长确定出两次充电完成时的电容电压,然后根据两次充电完成时的电容电压、测试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以及待测脉冲信号的脉冲幅度准确得出待测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确保对原子钟产品输出的频率进行准确校准。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对一次充电的所述测试电容进行一次放电,包括:
在一次充电完成时对所述测试电容进行一次放电。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对二次充电的所述测试电容进行二次放电,包括:
在二次充电完成时对所述测试电容进行二次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2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榨机
- 下一篇:一种红阳猕猴桃精准施肥优质高产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