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预处理接收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90985.3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褚桦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魏达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1;F01N13/08;F02B7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预处理 接收 | ||
1.一种汽车尾气预处理接收管,包括尾气接收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接收管(1)的侧壁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5),所述滑槽(2)内安装有驱动滑塞(5)来回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滑槽(2)的内底部开设有排气孔(21),所述滑塞(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气囊(6),所述尾气接收管(1)上固定连接有与伸缩气囊(6)相通的单向排液管(7)与单向回液管(8),且所述单向排液管(7)与单向回液管(8)之间共同连通有储液筒(9);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滑槽(2)内部相通的进气管(3)与排气管(4),且所述进气管(3)与排气管(4)内分别安装有常开式电磁阀(31)与常闭式电磁阀(41),且所述常开式电磁阀(31)与常闭式电磁阀(41)串联在同一供电电路中;
所述滑塞(5)采用铁制,所述尾气接收管(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管(11),多个所述支撑管(11)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挡风罩(10),所述挡风罩(10)的内底部设有刷毛(101),所述挡风罩(10)内转动连接有玻璃筒(12),所述玻璃筒(12)内滑动连接有永磁铁(13),且所述永磁铁(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化纤板(131);
使用时,尾气在尾气接收管(1)内流动,当常开式电磁阀(31)打开而常闭式电磁阀(41)关闭时,部分尾气沿进气管(3)流入滑槽(2)内并推动滑塞(5)右移并使伸缩气囊(6)压缩,一段时间后,常开式电磁阀(31)关闭而常闭式电磁阀(41)打开,伸缩气囊(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张开并推动滑塞(5)左移,将滑槽(2)内的尾气重新排入尾气接收管(1)内,待下一次常开式电磁阀(31)打开而常闭式电磁阀(41)关闭时,又使滑塞(5)右移;如此在常开式电磁阀(31)及常闭式电磁阀(41)的启闭过程中,使滑塞(5)在滑槽(2)内来回移动,并使伸缩气囊(6)不断伸缩,从而在单向排液管(7)及单向回液管(8)的单向限流作用下,迫使冷却液在管路中单向循环流动,快速的将尾气的热量散发出去,大大降低尾气的温度,以避免高温气体对于后面的净化器或消音器造成损坏;
铁制的滑塞(5)在滑槽(2)内来回移动过程中,玻璃筒(12)内的永磁铁(13)受磁力吸引,也随之不断来回移动,永磁铁(13)上方的化纤板(131)不断与玻璃筒(12)的内壁摩擦,并在玻璃筒(12)上产生静电,将细小的固体杂物吸附在玻璃筒(12)的表面上,对尾气进行预净化处理,大大提高汽车尾气的净化率;
而由于挡风罩(10)的作用,尾气只会与玻璃筒(12)的一侧接触,因此细小的固体杂物也只附着在玻璃筒(12)的一侧;当玻璃筒(12)上的细小固体杂物累积到一定量时,玻璃筒(12)一侧偏重并克服摩擦阻力发生顺时针转动,在玻璃筒(12)转动时,挡风罩(10)内底部的刷毛(101)会将吸附的细小固体杂物刮落并由支撑管(11)排出,如此使玻璃筒(12)保持整洁而能够持续吸附尾气中的细小固体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魏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魏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9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匹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成型制备工艺





